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方式 有效性
论文摘要: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手段,即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兴趣,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本文谈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认为: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可造之材”,许多学生所以未能取得最优良的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他们没有得到适应各自特点所需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向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从某种角度讲,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大因素。“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这是人们已达成的共识。但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由老师讲定义、推公式、讲例题,再由学生解题、教师评判的教学模式。这势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数学素质。
一、主体参与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等各方面的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分层优化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指导预习和复习、适当提问、分层次完成作业、同学帮助、教师辅导等,让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只有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良好的指导,才能提高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就数学概念的教学而言,可以以“低起点、小步子、常识化、精微化”作为概念教学的原则,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并积极地展开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
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好数学。
三、“成片开发”
数学概念、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解题等,常常是可以“成片开发”的。我在教学中,以单元结构教学法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方法,整体推进,注重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揭示其本质属性,让学生整体把握数学知识。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考虑一题多解,让问题由点构成线;引导学生一题多变,让问题由线构成面;引导学生一题多用,让问题由面构成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数学问题。我在教学中,经常打破课程原有结构体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一些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讲授,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又可以节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一元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内容可以合在一起讲授,先对函数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突出函数的共性,学生易于理解记忆。接下来同样可以将一元函数的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与二元函数的极限、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融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增强了微积分理论之间的联系性,又揭示出微积分学的实质——关于函数的理论。
四、过程教学
弗赖登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为一种形式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这反映了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克服教材结构的缺陷,在基本原理上往往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其余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解例题、复制例题、总结题型、套用题型上,不给学生理解的时间和表达自己理解的机会。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看不到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的思维也没有机会经历结论的抽象过程。现代数学教学有一条原则是“过程教学”,强调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挖掘解题的思维价值,其特征是“自主性+思维性”。
五、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为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只有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才能把数学课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传授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并逐渐掌握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应努力把知识教学提高到思想、方法教学的层次水平上。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即使学生把所教的知识(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等)全忘了,铭刻在他心中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却能使其终身受益。”只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使学困生弄清知识的源流关系,才能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问题解决
“优秀的教师更有可能是那些既聪明又很容易理解困难的人。只有当教师掌握了孩子的理解过程时,才会明白怎样把新的概念传授给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用某种方式去努力弄明白教师的意思。对学生而言不管学习存在什么困难,做教师的都需要努力去了解学生体验困难的意义。”可见,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又一条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思维”。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提供
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七、情感激励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和亲近感,而且可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你所教的数学学科。同时,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各方面才能,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陆小华,赵爱民,史君卿.高职生数学课程学习状况的分析及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01).
[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