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
形?
让学生讨论这问题后再去证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a层次的少 数,b层次的多数,c,d层次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3: 如图 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b层次部分,c和d层次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
我再作引导4: 如图(上图),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提问b,c,d层次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m是de边的中点即dm=em.我再问:要证明dm=em先要证明什么?(提问b,c,d层次学生) 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提问c,d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来源:www.11665.COM 。
学生板书后,我请a,b层次的学生纠正。要求c,d层次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a,b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c和d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接着,检查a,b层次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我板书出学生所讲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教学效果对比:(1)就教学进度来说,进行分层教学的二班要比用传统教学法的一班快。因为在一班有些数学课有较多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要经常补课和增加练习课,而在二班则较少需要这样做。
(2)两班年终考数学成绩对比:
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
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其中的原因是: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论文网在线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education/desciplin/mathe/135377.shtml]...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