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为适
应社会变化的知识与技能);(3)具备教师职务必然要求的素质能力(如对理想的青少年和幼儿教育的妥善理解;对教职的执着、自豪、一体感;具备为学科指导、学生指导等的知识和技能及态度)。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教师能力结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认为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1)思维条理性、逻辑性;(2)口头表达能力;(3)组织教学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2)信息的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4)接受信息的能力。还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认识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2)设计能力;(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4)组织能力;(5)交往能力。第四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2)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3)自我完善能力;(4)自学能力(扩展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第五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基础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2)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3)扩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研能力、媒体整合能力);(4)创新能力。整理:WWW.11665.COM 。
以上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观点,各自的出发点和划分标准都不尽相同。有的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有的从教师能力的特殊性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它们都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与推广对其进行时代建构。
关于数学能力结构,苏联的许多心理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对数学能力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克鲁捷茨基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各类学生的广泛实验研究,他系统地研究了数学能力的性质和结构,认为数学能力由九种成分构成:(1)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2)能使数学材料形式化,并用形式的结构,即关系和联系的结构来进行运算的能力;(3)能用数字和其他符号来进行运算的能力;(4)连续而有节奏地逻辑推理的能力;(5)能用简缩的思维结构来进行思维的能力;(6)能逆转心理过程,从正向的思维系列到逆向的思维系列的能力;(7)思维的机动灵活性,即从一种心理运算过渡到另一种心理运算的能力;(8)数学记忆能力;(9)能形成空间概念的能力。国内关于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中,有学者以教师应具备的逻辑思维为主,认为数学教师能力结构包括:(1)基础层次(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交际能力、认知能力);(2)核心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解题能力、教学监控能力);(3)目标层次(创造性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数学审美能力、数学诠释能力)。还有学者基于对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能力的问卷调查与分析,认为数学教师能力结构包括:(1)较强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数学建模能力);(2)基本的教学能力(传授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育人能力、板书能力、导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3)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然而上述这些数学能力结构没能充分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并且其能力成分未能涵盖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论文网在线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education/desciplin/mathe/135373.shtml]...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