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建构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需要的能力结构。结合时代特征,数学教师新的能力结构应主要包括基础能力、数学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拓展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能力对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却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建构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需要的能力结构。本文试图构建现代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以期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应的基本框架。
一、数学教师的能力内涵辨析
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将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对数学教师能力的研究与主体能力这一概念的认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忽视其认识论背景将给数学教师能力的深入研究带来实质性的问题和困难。编辑:www.11665.com 。
马克思在多种联系中全方位地考察和揭示人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而又潜在于主体内部,并在主体和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的能动的力量,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因此,要考察数学教师的能力,首先要把对数学教师能力的研究纳入到对数学教师主体社会存在本质的考察之中,揭示出数学教师的主体能力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数学教师所必须具有的,能够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这种主体能力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发挥都离不开社会历史条件,离不开人类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其次,要把对数学教师能力的研究纳入到对数学教师主体和数学教学客体对象性关系的考察之中,数学教师的主体能力是这种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关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数学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不可能把握数学教学客体。再次,数学教师的主体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实践能力指数学教师所具有的能动改造、从事数学教学的才能,如数学教师教学工具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授课能力等。认识能力指数学教师所具有的能动地反映数学教学的才能,包括对数学教学的反映能力、评价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其具体形式如:感觉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等等。数学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认识能力在观念层面上反映和把握着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
基于上述认识,数学教师的能力是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教师对数学教学各要素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数学教师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它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多种能力统合而成的能力体系,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则与其是否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以及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挥有着直接联系。
二、对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的现状
能力结构是指能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功能上看,它是各种符合某方面社会和专业需要的特殊能力的组合。能力结构是有机联系的能力系统,能力只有在合理的结构中才能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功能。
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问题,国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一项教师能力的研究,提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1)度量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2)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3)教学演作的能力;(4)承担行政职责的能力;(5)沟通能力;(6)发展个人技巧;(7)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苏联的涅德巴耶娃提出教师应该具有12种能力:(1)对儿童要有感情;(2)能根据儿童的年龄,条理清楚、明白易懂地给儿童传授知识;(3)语言表达能力;(4)观察力;(5)感召力;(6)交际能力;(7)组织能力;(8)忍耐力和自制力;(9)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10)业务能力;(11)教学的想象力;(12)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日本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如下能力:(1)具备基于全球化视野并付诸行动的素质能力(如妥善地理解地球、国家、人类等;富有人性;处于国际化社会必要的基本素质能力);(2)具备适应时代变化生存的社会人必需的素质能力(如与解决课题有关的能力等;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能[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education/desciplin/mathe/135373.shtml]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