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目前职高英语教学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现象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六条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以期人们对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关注。
【关键词】职高生 英语语感 策略
目前职高英语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英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教学,仍存在淡化语言整体训练、忽视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现象。何谓语感?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把语感看作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英语语感的形成就象学习母语,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从而形成对语言使用的判断,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1]但是由于每个职高学生个体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干预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呢?为此一年前就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1 加强规范的语音指导
职高生中大多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但听说能力较差,他们在语音方面从未真正过关,加之他们对语音学,尤其是词汇的连贯、句子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世界上主要地区,如美国、英国发音的地方差异不甚了解,所以常常为独立发音和实际读音不一样而迷惑不解。这就给英语语感的培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广泛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规范的语音知识及语音的地方性差异,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方法,使他们不但在朗读上取得进步,而且在连贯的说话和交际中具备正确的发音和语流,使交际能顺利自然地进行,让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但教师的指导方法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充满信心,学到的语音知识看得见且马上能用,让他们发现只要得到正确指点,不但能学好语音,形成良好得语感,还会其乐无穷。
2 增加有效的语言输入
语感影响着语言的输出,而输入是能够输出的前提。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提出:假设人们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应为‘i+1’,即略高出学习者可理解的水平,才能获得更高一级的语言习得。[2]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改变只重视书面输入,不断做题才对学生有用的观念,明确口头输入对语感形成的同样重要性,强调平时教学中的“精”、“泛”结合。“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规律,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这种在语境中进行的交流,不仅可以加大语言的实践量,而且为语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职高英语学习是中国环境下的外语学习,不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习,学习语境原本就缺乏,这是由外语学习规律和中国的外语学习实情决定的。而语境又是促成语感的生成的必要条件,它包括本体语境和情景语境。[3]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语境中产生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对于语言材料的内容以及形式的感受与洞察,和由此而形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进一步形成的反应和合乎逻辑推理的想象。语言意识要有文化生活背景知识做基础,但更需要积极的反应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除此之外,还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经常开展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课外活动。长期在以上环境下练习使用语言,就能使学生在遇到真实的交流情景时,迅速提取交流所需语言,良好的英语语感就能自然生成。
4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控制学习内容和过程的能力。[4]加强和重视职高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既是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英语语感的需要。针对职高生自觉性弱、自控力差等特点,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课外英语辅导,帮助学生确立课外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会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从学期伊始,教师就对学生从学法上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渗透法和示范法培养他们学习的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并非局限于课堂及其时间范围,既要承认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同时也要着手开发课外活动环境,结合家庭和社会力量的优势,建立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开展各种英语课外自主学习和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不断总结和感悟,达到语感的自我培养。
5 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支撑和表达的工具,语言的背后更多的是隐藏的文化风俗,思维习惯。[5]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主张教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此外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职高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而是英语的思维习惯。为此我们特别推荐《新概念英语》为主要课外辅助教材,让学生在学习时多多关注英汉思维的差异。
6 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6]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汉英语句的表达时,就应根据各自的思维模式,尽量摆脱相互间的影响。尤其对于职高生来说,在了解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要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获得正确的英语语感。
总之,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是可以培养的,它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学生只有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体味到语言的美,才能形成自己对语言的认识,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对语言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语言的隐舍意义.语文学习[j].上海,1992.
[2] 黄琼惠.寓语感训练于教学之中[m].学苑出版杜,北京,2000.
[3] 羊建红.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感[j].成才之路,2008.
[4] 陆爱萍.浅谈新课标下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
[5] 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4.
[6]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