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阅读;课外阅读;阅读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有五个特点:1.增加了阅读量的要求。2.扩大了阅读材料的范围。3.提高了阅读能力的要求。4.拓展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途径。5.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近年来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学者探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长期以来,一方面,英语阅读采用的基本模式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序是字母——单词——句子——段落——篇章——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局限于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也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
虽说学生阅读试题做得不差,然而从根本上讲,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大的改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英语阅读教学面向社会,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未来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人性化、科学化呢?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与自下而上相反的教学模式——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它以抓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为教学出发点,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和预测能力、认知能力、语篇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它需要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交际能力为阅读的参透剂,需要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书中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跨文化的认知能力。这就需要读者积累生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书本知识去理解生活,以生活知识去感悟书面语言的内涵和启迪,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要把两种阅读模式相结合——英语教学课堂阅读与课外泛读相结合,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发挥。
一、课堂阅读
1.精心设计导入,引入课文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戏、图表、设疑、多媒体、幻灯片等引入技巧导入教学。
导入应遵循兴趣激发,思维启迪,情感共鸣,直观形象,审美陶冶,新颖变化等原则,恰当的导入能激活学生旧有的知识,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课堂教学气氛,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课堂凝聚力。
导入的技巧不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只有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才可能更有效地参加抽象的活动,如观看录像、多媒体、幻灯片,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及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营养学生精神世界,这就是现代技术在教学的作用。
2.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引入,使学生积极参与
(1)在导入的基础上,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的形式来完成对表层意义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有关对表层意义理解的题
呈现问题后,教师给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并结合导入时观看的录像去听课文录音,从视听的角度初步感知新的语言知识,并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播放录音的次数根据文章的难度和学生素质而定,一般2~3遍。
听录音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口头回答所提问题。学生在听录音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禁止看课文。这样使学生获得更多听和说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识记和判断能力。
(2)以“读”和教师的引导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加工,这一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初读”。在学生初读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向学生呈现出一些深层次理解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弄清学生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对学生头脑中不完备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加以补充,可能干扰新知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差异辨析区分,增强可辨性,防止负迁移产生。针对学生的疑难——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式看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充分理解该课的重难点。
掌握处理生词的时机,有些生词适宜在阅读中让学生猜测词义。
怎样处理课文中的重点句式?
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在观察大量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总结语法规则,再用所总结的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
第二步:朗读。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让学生边听磁带边朗读,并注意节奏,语音和语调。这样有利于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同时,训练学生朗读段落和篇章的能力。
(3)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归纳复述
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或课文插图。让学生描述每幅画所表示的内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可以把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让学生复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所学的内容;还可以利用图表对比,分类和列提纲等方式帮助学生先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进行归纳复述。
3.挖掘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教育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事实,也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和活泼的讨论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情感,使其创造力得以发挥,并帮助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阅读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英语阅读才能焕发活力,学生阅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课外阅读
这里所指课外阅读就是指的泛读,《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一阶段的学生英语阅读的数量,广泛、大量、快速的阅读是提高阅读的重要途径,阅读中要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注意阅读方法,否则阅读速度、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1.控制发音动作,排除发音动作的困扰
阅读者往往由于发音器官不同程度的活动,导致阅读速度局限于口语所能达到的程度。为了突破这一难关,就要进行大量快速意义阅读实践,即内容阅读和欣赏阅读,包括信息阅读控制发音动作,规定阅读速度高于口语速度,把注意力集中于找关键词、主题句等。不要逐字逐句地读,否则就降低了阅读速度,妨碍了对材料内容的全面透彻的阅读理解,不要过于顾及语音,这样久而久之,阅读速度就慢慢地提高了。
2.排除内容障碍,扩大阅读单位
阅读时要多作快速技巧训练,如用替换、设问、选择等手段推断阅读课文的生词词义。如“空缺跳读法”,通过学生阅读所给予的词语和浏览选择题,通过语篇联想来了解短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养成惰性阅读的习惯,而不愿动脑去想,这样,虽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却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阅读时每逢生词就停下来,进行词意分析,势必使阅读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上,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因此,在阅读时,不能以单词为阅读单位,而要以词组,句子或多个词为阅读单位。要以语篇阅读为出发点,阅读单位大,速度就快,阅读技能就越来越成熟,通过掌握语篇阅读中形连和意连认识到语言形式上下文和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关键作用。
3.坚持计时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
练习计时阅读,其步骤为:首先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克服回视(即不断地返回阅读前面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坚持视读,记下阅读结束的时间,做阅读选择题,完毕核对答案,算出得分,计算出阅读速度,然后根据所得分数,判断阅读效果的好坏。
英语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综合能力提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无论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都要因教学对象、篇章内容的不同运用最为恰当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出版社社,1993.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such ways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s in-class reading and out-out-of class reading.
key words: class reading; out-of-class reading; reading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