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高职 英语口语教学 对策
论文摘要:在各个领域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中却存在着由于受英语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口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语言环境,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读,学生跟,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对象。多数老师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影响或者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有限,往往更重视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口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口语交流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师生使用口语交际的空间方位不大,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讲英语的氛围,把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b级与英语四级作为语言学习成功的唯一标志,导致学生学习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不会思考,对口语表达不懂得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极大,他们在入学前未接受任何的系统的口语训练,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不愿开口,许多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差,发音错误,语法混乱,词汇量低,不愿意主动进行口语交流,而语音、语法、词汇这三项正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这三项基础知识的薄弱直接阻碍了学生口头交流的顺利进行,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和口语的水平的提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教师要拓宽教学思考,丰富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导致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要改变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教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为主,把以往向学生传授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交际能力为主。为了能让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教师可以由传统的英语教学的单纯讲解转变为灵活有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如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角色表演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计算机互联网的环境下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开展网络课程教学和网络英语口学学习;组织学生学习英语歌曲,观看原版英语影片,利用图、文、声、像多种媒体信息,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学习效果,真正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作为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主要目的。
2.2 将口语教学与情境相结合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帕默(h.e.patmer)与洪贝(a.s.hornby)就提出了情境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语言。情景对话训练是训练口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牢固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情景对话可以使人完全进入某种场景,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学习和练习。在情景对话口语练习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消除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高效的投入到口语练习中来,可以从听、触、视觉中获得信息,使课堂教师改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成为一种引导,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今后在生活工作当中遇到类似情景,学生可以不假思索随时说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实际操作能力。
2.3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需要时产生兴趣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多花心思,积极探索各类方法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明确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工具,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就是为了使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互动,通过场景描述、分组练习、分享感受活化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兴趣。
2.4 教师专业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教学技能的施展是以教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方法有日常教学反思,即教师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的回忆、思考、评价、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询问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同行之间的交流,互相观摩教学,评价教学、互相切磋,寻找最科学和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也应在这一教学目的指导下,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以教师的教为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的形式开展交互式教学,同时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彻底改变现阶段,“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任佳.探究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新思路[j].发明与创新,2007,(11).
[2]张清华.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