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听说教学法 翻译教学法 发展 未来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听说教学法与翻译教学法的发展及未来进行讨论,提出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才是最好的结合点。
一、“听说教学法”和翻译法的发展及未来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听说教学法”为外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沉浸教学法等的出现,“听说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被人们所淡忘。但是,我们可以说从六十年代以来所产生的各种教学流派或教学法均在不同的程度上留下了“听说教学法”的痕迹。特别是在今天,当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逐步转向以听说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听说教学法”必将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实际上,英语教师一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听说教学法”的有关手段,以便加强学习者的听说表达能力。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今天的“听说教学法”与40年代的“听说教学法”相比较应该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可在教学侧重点以及对听说教学的认识上反映出来,其主要认识可概括如下:
1.更强调学习者的口语交流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义;
2.更重视口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3.更强调口语的可接受性以及口语表达的习惯性;
4.更重视口语教学的语境及话题,不再是机械性地重复和模仿;
5.更强调口语教学的互动以及交流性,不再局限与单向的句型操练。
以上认识以及在听说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放映了这一教学流派的变化,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有关新观点,以及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融入于目前流行的各教学方式之中。有学者预测“听说教学法”将伴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再度兴起又将重返语言教学的主导地位。
而对翻译教学法的争论也一直延续至今,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翻译教学法自身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努力克服不足,以适应语言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1980年,r. smith(桂诗春,1988)在teso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的一所学校,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两个班外国学生的英语。一个班采用传统的翻译法,另一个班采用听说教学法。经过一年的实验和比较,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第一班的学生在语法的准确性、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方面高于第二个班的学生;2.在听力和口语能力方面,两个班学生的水平几乎没有差别。这一实验结论使得人们开始重新看待和认识语法翻译教学法。同时,使语言学家对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1.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也是语言基础的重要组成成分;语法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立起来。canale &swain(1982)和richards &schmidt(1981)等语言学家认为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话语能力,4)策略能力。目前,那种将语法翻译教学法和语法能力的培养完全看作是所谓的“旧的教学法”、“落后的教学观念”等认识正在得到澄清。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科学地看待和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
2.语法是沟通概念与语境之间的桥梁。人们认识到正确使用语法规则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在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强调了这些规则的使用,更加重视了使用这些规则的语言环境。
3.语法翻译教学法是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获得信息,并达到较高外语水平的一种途径。外语学习者掌握了语法规则后,他们能够使用这些规则对不熟悉的语言现象进行解码,分析和理解无数的陌生语言现象。语法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较准确地获取书面信息。与过去相比较,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目的在于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语法意识”(grammar awareness),提高学习者使用语法规则的能力,达到语言实际交流的目的。其方式在两种语言互译的基础上,强调外语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这些语言规则的能力。今天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基本上摆脱了完全以语法规则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脱离语言交际环境的现象。它已经形成了在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通过两种语言信息的互换过程,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而掌握目的语。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教师仍然喜欢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形式,也喜欢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同其他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可以说,只要有外语教学,语法翻译教学法就是一种人们愿意采用的教学方式。
二、结束语
听说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分别侧重听说与语法的掌握,而在语言发展迅速的今天,这两种教学法分别出现了一些弊端,所以对于这两种教学法的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也需要教育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更好的结合点,使之更好的为当今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longman, inc.,2000
[2]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 howatt, a.p.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4]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5]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罗立胜等。试论20世纪以来外语教学思想的几个转变[j]外语教学,1998增刊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