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江苏牛津英语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以话题对话形式组成单元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交流技能,以及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加以运用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英语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动的教学情节,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活动机会,采用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保证英语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英语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时下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搭建了一个课堂模式探讨的教改平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二三四齐步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实效。
“一二三四齐步走”,即——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注重默契的协作互动、生机勃勃的学习个体和趣味横生的课堂氛围。主张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着力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上下功夫,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小学英语课堂别有洞天。具体分述如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
1.冰糖葫芦,对话大串联。(中年级对话教学)
江苏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年级段以一幅幅插图并附以对话呈现,主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为主要内容,虽然所学句型单词不多,但涉及面广,又缺乏统一的主线引领。教师如果设计出这条主线,以此当做冰糖葫芦的中心棒,再把各幅插图内容以冰糖葫芦的形式粘住,这样的串联牵引方式既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又能让教师预先置身于预设的教学情境,使教师对于将要生成的师生互动充满期待。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a“what’s the matter?”这一主题时,六个感觉单词tired, hot, cold, hungry, thirsty, ill的呈现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学生记忆起来就比较困难。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教师应该找准学生学习的立足点,即把“what’s thematter? i’m... here’s... for you.”定位成冰糖葫芦的中心,接着把裹满糖的果实一个一个串起来。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裹糖时采用的包装方法要引人入胜,否则就只是一串干干涩涩的酸冰糖葫芦,调动不了学生想“尝一尝”的胃口。在呈现hot和cold时,以做肢体动作冷得发抖问学生i’m cold. areyou cold? let’s do some exercise. 引入,而在热身动作之后再问学生what’s the matter? are you hot now?引入hot 的学习,接着借助hot 对学生说i’m hot now, and i’m thirsty and tiredtoo. 引出thirsty和tired。借助媒体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以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利用“冰糖葫芦”的串联设计使各环节环环紧扣,层次清晰,教学过程之曲调虽未成但已有情在先。
2.面点杂烩,不变应万变。(高年级阅读教学)
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高年级英语教材各单元内容以课文方式出现,所学内容较多,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就不能仅满足于做“冰糖葫芦”的教学设计,而要加大难度,做“面点杂烩”的创意阅读教学设计。在学习6bseasons时,教师要让学生领会各个季节的天气变化以及天气给一个地区所造成的影响,需要运用的型有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n summer...?which season doyou like best? why?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in spring...?其中还有一些相关的词组。教师可抓牢“天气”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上表格来组织教学过程,通过和本地区的天气比较来引出纽约的天气。这种比较对比就好似一道道面点,虽然答案即形式不尽相同,但本质都属于面食。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不能受课文的一些细枝末节所干扰,而应本着“不变应万变”的原则,以多种检测阅读的方式呈现,如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或简述课文内容,或回答课文问题,或写话等。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注重默契的协作互动
1. 从热闹的表面到扎实的互动
著名作家成君亿的一部管理学著作《水煮三国》把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智慧延伸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箍水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因此他得出结论: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默契程度,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企业才不会变成一个“漏水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动学习同样需要注重默契,学生之间的互动应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一般把优中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一起搭配,目的是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增加他们使用新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技艺也会初露端倪,并绽露头角。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学习个体
1.注重差异,体验成功
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示,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怎样才能让他们带动课堂的节奏,而老师只在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是广大教师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育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它通过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
在我的课堂上,我把课前5分钟和下课前5分钟的自主权充分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展示他们自己认为成功的作品。有的用儿歌和歌曲的方式,有的用表演故事、笑话的方式、还有的用主题介绍等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各自的才能。例如在学完了5b第九单元the english club后,有的学生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介绍:(手持话筒) excuse me,everyone! i’m a reporter. i’m from england. where are youfrom? (一生回答:i’mfromthe usa.) and what about you?(另一生回答:i’mfromfrance. i’mfrench.),记者手指刚才第一个回答的学生问全班:is he american?全班回答:yes, he is.当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发挥程度也不一样,但设置这样的展示平台就是为了不拘一格评价学生,只要你敢动口show,有点瑕疵又何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应该在不断地“摔跤”过程中学会“走路”。我们不能过分关注学生说了什么,而是要多呵护他们宝贵的展示热情,让课堂在这些生机勃勃的学习个体参与下,注重差异,体验成功,从而展示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可喜前景。
四、红杏枝头春意闹——趣味横生的课堂氛围
1.小题大做,善待意外
在新的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如果善于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加以“小题大做”,就可引领学生去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课堂由此而趣味横生。实践证明,即使是最贪玩、最不爱说话的孩子,在轻松、欢快、活跃的英语课堂氛围中,也会被大家所感染,从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家常课上,利用学生“偶然的意外”进行教学,更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引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在西方国家,问别人会不会说别的语言也需要技巧,万不可当中国人问候时说“吃饭了吗”这么简单,当问别人会不会说别的语言时用can 问就有失礼貌,因为can 代表的是能力,涉及一个人的形象,can you speak english?意思就是你连英语都不会说吗,这样明显带有冒犯之意,应该用比较礼貌的提问do you speak english?学生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不多,对于这类错误在所难免,只要教师善待学生的意外和错误,在学生最需要之时,在学生最需要之处实施有力的指导和帮助,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不可能想到的,给学生一个更高的认识层次,为学生后继的自主学习铺设台阶。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呈现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趣味横生场面呢?
总之,现在的学生大都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玩意,总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有新花招。如果教师还是走传统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教学路线,语言知识满堂灌,语言活动枯燥乏味,怎么可能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切渴望呢?只有坚持“一二三四齐步走”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以情吸趣,以趣促动,以动求长,用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和注重合作的多方互动,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让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