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英语语法 改革
论文摘要:国内越来越多普通本科院校制定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结合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语法教学思路上及教学方法上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途径,以期为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打好基础。
一、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使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众多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目标定位也随之转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制定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期能使学生在有坚实理论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尽管近些年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但距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水平普遍仍待提高。
英语语法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一直承担着教授语法知识、奠定语言基础的任务。语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一直未有间断。但是,由于教材、教学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即使掌握了各种语法“规则”,只能根据规则造句,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却不能使用地道的英语来进行交流或写作。这与我国多年来教授英语的方式有关,即告知学生一条语法规则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规则进行语言练习。这种方式,忽略了语法的本质。语法是什么?是语法创造了语言,还是语言本身延伸出了语法?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platt &weber,1987:125)中,是这样定义语法的:“a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nd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nd phras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从这一定义可知,语法是对语言结构的描述以及词汇、短语等语言单位构成句子的方式,并非语法“规定”了语言,恰恰相反,语法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考虑到英语专业的学生是英语基础相当、英语语法的方方面面都已有所了解的成年人,英语的“大学大纲在语法方面有80%在中学出现过”,大学阶段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无需简单重复中学教学模式,即讲规则、多练习,无法使学生系统的认识语言、学习语法,反而在学生的认识中形成一些模糊的、孤立的、甚至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的语法规则。针对这样的问题,大学阶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亟待改革,应该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从语言中探寻语法规律、形成系统认识,再通过语法规律学习更多的语言。
二、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过于注重语法规则和形式的语法教学,往往把语法和语境分开,将语法作为孤立的知识来教,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了解日益模糊,有的学生则因为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就形成了错误的语法概念,或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潜意识的语法知识,有时甚至产生自相矛盾的认识。这种单纯通过对脱离语境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语法教学不能体现语言的真实性,不能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操练自然而然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受到母语这一语境下用语习惯的影响,在学习各种语法现象的时候,如果欠缺了一定的目标语言的积累,也会出现对英语语法现象理解困难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学习关系分句的时候,只记介词后面的关系代词应当用宾格,所以只要看到有介词,就使用宾格,以这个句子为例:
fox was advised to give the assignment to he believed ha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很多同学都会填成whomever,因为空格前面是个介词,却不会考虑到这个介词是否直接跟这个关系代词形成介补关系,这就是脱离了整个句子语境,单纯从某一语法规则考虑问题,从而产生知识的混淆。
针对这些情况,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学生从语言本身学习语法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应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脱离特定的语境,语言的信息传送及交流功能就失去了很大的意义。此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脱离了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单纯分析脱离语境的句子的语法现象,就不能完整的掌握一门语言。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法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要……有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1]唐灵芝等认为:“只有结合语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语境识别能力和驾驭语言准确或有效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意义,选择得体的语言单位表达意义,语言教学才能提升到较高的层面上”。[2]例如,《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以下简称《教程》)在附加疑问句的时提出,“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everyone,someone,no one,nobody,somebody等指人的合成词时,附加问句的主语在正式语体中通常用he……非正式语体中则往往用they。”如果单纯的从语法角度讲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记住这条规则。但是,在实际练习中,绝大多数的情况,都需要用they,而绝大多数学生却会使用he。如这道题:everyone’s having a good time,aren’t they? 附加疑问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为aren’t they,但学生在做练习时,却很容易用成isn’t he。归结原因,是因为脱离了语境教学。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练习就是“正式语体”,而不懂得分辨正式或非正式语体只能放在一定的语境下去判断,通常只可能在开聚会等场景下,才会用到上述句子,当然需要使用非正式的语体,故实际情况是使用aren’t they。
同时,学习语言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语法学习,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将所了解的语法规律,应用到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的系统认识,相应的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众多的语言学家都认同语法学习的必要性。如swain认为要提高学生使用语法形式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语法教学,因为他研究发现虽然学习者接触了大量的语料,但仍然不能正确使用某些语法形式。larsen freeman&long认为语法教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3]stern认为,正是语法提供了交际的经济和便捷,它是保证成功交际的—种重要的资源和方式。[4]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能培养更高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例如在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应首先了解语法层次,对语法的五个层次的系统认识,对整个语法体系的掌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语法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认为,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应遵循“语言——语法——语言”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将语法学习本身融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通过教师的引导,针对不同的语法现象,对语言进行提炼,让学生总结其语法规律或规则,再结合教材,加强对语法规则的学习,最后再回到一定的语境中去,再现出这一语法规则下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讲授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关系代词的选择时,涉及到which一词可以引导独立分句,教师可利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读本,比如欧·亨利的名篇《麦琪的礼物》中,这几个片段:
there was clearly nothing to do but flop down on the shabby little couch and howl. so della did it. which instigates the moral reflection that life is made up of sobs,sniffles,and smiles,with sniffles predominating.
now,when the income was shrunk to $20,though,they were thinking seriously of contracting to a modest and unassuming d. but whenever mr. james dillingham young came home and reached his flat above he was called “jim”and greatly hugged by mrs. james dillingham young,already introduced to you as della. which is all very good.
she got out her curling irons and lighted the gas and went to work repairing the ravages made by generosity added to love. which is always a tremendous task,dear friends——a mammoth task.
让学生自己发现which的这一用法,从语境中学习这一用法,在地道的英语表达中,自然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当然,同一个文本,还可以应用到多个语法点的教学中去。
同时,学生是主体,应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可选用一些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英语材料,还可以结合材料布置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总结语法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所观察到的语法现象,并结合教材认知、掌握相应语言规律;最后,课后要求学生整理所学语法知识,建立语言材料与语法现象对应的数据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英语语料库中选用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以弥补语法教材材料有限性、欠缺生动性与实时性、脱离真实语境等不足。语料库的应用,还能增加目标语言的积累,包括词、词串等,“要建构出自然、地道的英语不只是要用结构正确的句子,还要用在适当场合经常使用的符合习惯的表达语”(biber2000:459)。[5]
随着call应用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设无疑是一种语法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这一先进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根据所授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添加不同的、鲜活的语言材料,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这样学生可以在网络的辅助下,有选择性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语言材料、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在课后,学生可根据网络课程中的提示,学习尝试整理所学语法知识,建立自己的学习库,完成一定的针对性练习,并能与教师定期在线交流。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引用鲜活的语言材料、网络课程辅助学习等改革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有趣的材料,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分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法,活跃课堂。例如,英语中的从句,一直是令中国学生头疼的问题。以that的使用为例,学生往往分不清什么时候是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that,什么时候又是关系词that,使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影响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在从句的学习中,这是一个关键又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点。从句是个系统的知识点,网络课程设计从整体知识网络出发,下设三个板块,即名词性从句、关系分句和副词性分句,各自板块添加了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及练习,并就that的使用附上思考题。课堂上,教师会就that的使用,选取令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讲解,以下即为一例: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at“that”that that student used in that sentence is wrong.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子结构,再要求学生比较各个that的不同。此外,整个任务按照竞赛程序进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结论:此句中第一个that是连接词,引导宾语从句;有引号的that和其后的that为先行词和关系代词;连接词只起连接作用,而关系词在关系分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这里是作宾语。经过这样直观的对比分析,能强化学生对that在从句中使用的理解及应用。
四、结语
综上,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不应再遵循中学阶段的以语言规则的输入为主的教学,而应从语言本身入手,再辅以一定的语法学习,以提高对语言的认知能力,以更好的应用语言,为培养出能切实的使用英语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m].何勇,司辉,夏宁生,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13.
[2]贾芳.英语语法教学新思维[j].教学与管理,2009,(36).
[3]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5]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