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实现学与用结合的目标。
关键词:语言环境 情感 兴趣
本人已从事近二十年的中学英语教学,每次教材的更新改革都经历过,从教材的衍变过程中我深感英语教学的巨大变化。随着教材的改革,英语教学已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是新旧教材最大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注重学生能否答出一份优秀的考卷、学校是否能培养出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情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信心,最终达到学与用结合的目标。
例如:在高中旧教材中,我们每一课的形式不是对话就是阅读课文,对课文的整体知识没有提示,也没有热身,学生打开课本,就是机械地学习单词、词组或重点句子。老师难免逐字逐句地去讲解,然后再要求学生仿造几个句子进行口头练习,生怕漏掉一个重点词或词组,还不停地对学生强调要在重点上划横线、要圈上、要记住。老师讲得很累,而学生是在一种被强迫的环境中机械地学习,课堂上哪里提得起兴趣!整个英语课堂简直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了几年英语后,既张不口说,也答不出几份满意的答卷。而如今新英语教材的内容是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个单元分为六个部分:热身、听力、口语、阅读、语法、写作。每部分的任务明确而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话题步步深入。每单元的话题都与我们的生活很接近,教师只需给学生创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同学们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例如,要求谈论“first aid”,我们这样展开教学:1.以提问方式引入新课
teacher问:have you ever met an accident?
students答:yes,we have.
teacher问:what accidents have you met?
one student答:drowning.
teacher问:how do you give first aid?
〔由于first aid是生词,在提问时把first aid写在黑板上,通过简笔画学习first aid〕
students答:mouth-to-mouth breathe.
接着又问学生:how many accidents do you know?
同学们答:traffic accident、cuts、fire、boating、etc.
2.让学生们打开课本,看热身中的六幅图片,首先通过图片猜新词bleeding,choking的意思,并学习,然后问学生:what would you do in these situations?
因为每幅图片都来自生活,同学们并不陌生,所以他们会站起来发表看法,有的说送医院,有的说叫120,还有的说叫120或送医院前,我们应该进行急救等等,这时教师继续围绕课文中设计的问题:
a.what could we do to prevent these accidents?
b.what do you already know about first aid?
c.what new words do you think will de useful when you talk about accidents and first aid?
进行讨论,有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去思考,去争论,得出许多答案,这样,我们的课堂就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教学效果。
3。最后,教师按照学生的思路进行总结。这样这节课教师教得很轻松,大多数观点是学生们说出来的,教师就省去了许多以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步骤,如专门解释强调等。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很大的,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谨小慎微,面面俱到,更无须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那样反而使学生的天赋受到压抑,把教学推向被动。新课程设计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设计中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讨论、自我学习中学习知识抓住要领,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笔者在长期英语教学中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一门外语课,不同形式的教材产生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会如此不同?以前教师上课累得要死,学生还是张不了口,学不好,而现在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进行引导,欣赏学生们的表现。这难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