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我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和探索,以兴趣开路,在平等欢快的氛围中,实施英语教学,培养英语技能,提高了英语的教学效果。在此,愿将这种激发兴趣与培养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述出来,同大家分享。
一、在听力上的兴趣教学
1.每天都有听力练习。
时间随课时安排或在早晚自习。听力材料的选择要循序渐进,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开始可以重复听一些有趣而且简短的文章,或相应的听力测试练习,而后进一步听有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如电视英语新闻、英语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耳到、心到、手到,多种器官同时高效地协调工作。在听力结束后进行一些多样化的听写,比如填空听写法,它不仅要写出所缺单词,还要涉及到具体语境当中的时态、语态、人称、单复数等语法知识。再比如速写训练法,句子速写可大幅度提高听力的质量。在速记以后的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全局观。还有造句法,在听写一些重点单词短语时,不妨要求学生做一些造句练习,便于老师对于教学效果的搜集。
2.英语歌曲和欧美影片都是培养学生英语兴趣和提高听力水平的好帮手。
英语是有乐感的语言,听英语歌曲可以消除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听力的恐惧,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逐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选材料的时候我们有两件事情需要重视:一是由学生选好喜欢的歌曲或影视,二是由老师引导该如何去听。教完sefc 第二册 american country music一文后,同学们了解到了美国乡村歌手john denver的有关情况。可以播放那首有名的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给他们听,并把歌词空出一部分打印出来,发给大家,要求他们听歌的同时填空。这样既锻炼了听力,又训练了动手快速写单词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美国电影titanic轰动全球,其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吸引了无数的听众。笔者曾用同样的方式把这首歌教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并教他们懂得: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学好英语!
二、在口语上的兴趣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良好的口语基础,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说英语,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怕出错,激发出学生想说的欲望,使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上,教师要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如新教材模块三unit 9 wheels讲授means of transportation时,正值清明放假前,我抓住时机,设计了如下教学:
t:now it is spring and tomb-sweeping day is coming, where will you go during the holiday?
ss: huangshan, bagongshan, dalian…
t: how will you go there? why?
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交通方式和原因,如money, time, distance, safety, problem让学生分组讨论,互问互答。因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都能积极交流互动,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课堂气氛愉悦。在说的能力培养上,我还特别重视早读,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单词、短语、课文以及课外材料,因为朗读也是对自己语音语调的认识和提高过程。另外,要求学生通过英文歌曲及影视作品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大力扩展常用词汇和句式的其它口语用法,课外开设“英语角”,尽量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
三、在阅读上的兴趣教学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直接兴趣,使其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这里我个人非常推崇自主式阅读教学。
1.灵活处理教材,根据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替换和重新排列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在高二上册unit 4 a garden of poems教学时,不是按教材的顺序而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把教材进行重组,即把最后的一部分的right here waiting这首英语歌曲作为本单元的导入。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欣赏英语歌曲,阅读理解歌词大意。教师再通过介绍歌作者的创作过程以及演唱者richard marx的演绎经历,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诗歌的兴趣,为后面教学robert frost的诗歌dust of snow及阅读文章english poetry作好铺垫。
2.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指导。
学生对阅读技巧知之甚少,教师要时时注意教授方法,帮助其衡量所选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及完整性, 确定阅读内容,并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计练习题,使问题分布全面、由浅入深,能够表达文章的主旨。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设计新颖、多样化的问题类型,例如:猜词题型、讨论题型、写作题型、创新题型等,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材料中的主人公或其他事物,续写故事,将故事改编成对话。对于材料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选材学生有意识地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各抒己见。例如,有一位同学在英语周记中写道:阅读技巧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阅读速度有了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更强了。
3.指导学生不断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和评价阅读结果,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真正学到什么,以便有的放矢地展开阅读活动。
4.阅读结束后对学生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四、在写作上的兴趣教学
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写作文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痛苦的事情。学生不敢写,就算写出来文章了,有的老师看着还会头痛。所以我要讲的第一点就是要分层次进行写作教学。将班里的学生根据词汇量、阅读水平、书面表达分为三等,对学生教学因材施教。每一次的作文要求教师要有三套不同的标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状况选择不同的标高,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前提下,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从低级标高向高一级晋升,既增强了竞争性,又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
第二,词汇句型要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学英语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积累词汇、短语及句型是一个长期又琐碎的工作,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而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进行识记并学会运用。在课内,学生必须要掌握相关的许多词组,短语和惯用语,句型句式。另外的一个素材来源那就是课外。平时老师可以经常推荐一些课外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素材,有关新闻、体育、娱乐等都可以,如e-commerce platform(电子商务平台),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国际惯例),disadvantaged groups(弱势群体),start a new undertaking(二次创业),solo concert(个人演唱会),dutch treatment(aa制),serve underarm or overarm(下手或上手发球)。黑板的横头名人名言要每日一换,既可以激励学生,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去“显摆” 一下自己的收获。有了丰富的信息量,何患巧无米之炊?
第三,大量阅读加英语日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下的功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要写好英语先要读好英语。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精彩的一些课文段落要背诵。为此我抽出课时开展了英语美文的背诵比赛。再就是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记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平时我推荐给学生的读物有《21世纪报》(teens),《双语报》,《疯狂英语》及一些简易小说等。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收集积累,把好的词语、短语、句型做好笔记。练习中的错误也要做好记录,再对照正确句子,使地道的英语句子如同条件反射,落笔就对。
此外,还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好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练笔,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协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关联词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还可以要按照题目或所给情景写文章练笔,写好后可以自批自改,可以互改,愿意的话也可以交给老师点评。这对提高英语作文能力很有帮助。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只有多练习才能练好。
第四,有层次有实效地进行作文批改。每周做一次范文讲评。老师挑选三个档次的学生习作进行展示,先由老师初步点评,然后集体修改,最后让学生评分。修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时对范文中的某些句子可以进行拓展训练,例如:it was raining hard;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这句话还可以说:it was raining so hard that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也可以说:as/because 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还可以说:it was raining hard, so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通过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提高写的质量。点评时要善用激励性评语,因为激励性评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将兴趣带入课堂,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主动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就能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总之,英语能力的培养,在于师生双方的良好配合。愿天下尊者有其师,听者信其道,共建和谐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