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改革 听说 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正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时,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却不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针对大学英语教材改革步伐的滞后及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诸多弊病,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应该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剖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它们可能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因此,呼吁急需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并提出了一些教材改革的指导方向,以促进教学改革,也为今后教材编写提供借鉴作用。

  1.引言
  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规定了教学新目标:将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将上课模式改变到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以原来的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等。这意味着虽然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经历过最初的改革,但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创新机遇。因此,为了适应新要求的目标转移,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2.大学英语教学及教材改革的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已不再迎合时代的发展,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广大教师纷纷响应改革的号召,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教学法,在短短的几年中,涌现出不少的新教学法。虽说有一些起色,学生上课兴趣有所提高,听说能力有一定提高,但见效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能动性仍没有明显提高,仍有60%~7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作业检查情况也不容乐观,对句意一知半解的情况较为严重,翻译准确率不高,总之,实际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不明显。虽说教材已更新换代,但目前使用的几套教材都普遍存在上述情况。过去我们总是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归咎于教学方法或教师不对,而忽略了教材在教改中的重要性,导致教材改革不能深入开展。因此,迄今为止,出台的新教材仍为数不多,真正能对症下药的教材难以找到。然而,孰不知教材是教学的指挥棒?没有对症下药的好教材,不管何方圣贤,都难以长期维持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再者,大学英语面对的是全国近1200所高校的大学生,它要求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水平测试,因此它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来考虑、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教材的设计模式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课堂教学模式,而课堂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因此,要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从被动接受语言知识转移到主动参与语言交互活动(interaction),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材体系,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他们学习的新路子。
  3.大学英语教材的弊病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材都是以阅读理解为主,过分强调阅读理解和阅读量,每个单元有3篇文章,除了主课文外,其余两篇几乎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学习,要求学生自学,但多数比较被动,既没多大实际效果又浪费资源。那么,主干课文由于篇幅较长,若教师讲解详细点,两节课时恐怕都不够,这样的话,难免又沿袭以教为主的满堂灌传统模式,让学生参与的话,由于课文本身缺乏丰富的互动活动及教师不可能为每一篇设计大量的互动活动。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材的阅读方法是难以打破僵局,仍以词汇学习、语篇分析及几个零星的问题形式为特色,其实,这些方法仍是较传统的,不可能起到根治作用。至于课文后面的练习,那是更乏味,形式老套,枯燥,抽象,缺乏实用性及互动性。
  4.深化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以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准
  深化教材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以教为主、以四、六级考试为主的指导思想,要真正落实新要求的教学模式,除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外,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的教学模式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操作性。鉴于目前市场的大学英语教材均出版于2004年之前,无法满足新要求,所以,改进教材成为当务之急。教材改革应从原来大量灌输转到研究学生如何吸收教材、如何活学活用上来,处处考虑到以学为主,一切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而展开,如何通过大量实践来将语言转化为交际能力。而且,应发挥学生的主角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易于并乐于参加一切课堂活动。而教师应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导演或教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贯彻新要求的指导思想。

  5.体现听说、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
  今后的大学英语综合教材的编写始终将听说、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贯穿到从课文到练习的各个环节中,突出听说能力的提高,以听说带动读写,从而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文章篇数可适当减少,正篇前可增加一些口语听说情景小对话(mini-dialogue),其好处是让学生练听一些基本句型,学到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实用性句型以摆脱“哑巴英语”的现象。这类对话具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能帮助学生将语言迁移到任务或情境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正篇阅读文章也应体现听说、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教材既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又要使学生在该情境中用英语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词汇、句型,而是将词汇、句型及语篇分析融会到任务中,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想方设法把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而且任务或情境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及英语学习程度,所设的任务既不能偏难,也不能过简,可操作性要强,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实践,活学活用,提高运用能力。以《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5课“the language of compromise”为例,在学了第一段后,给学生设计一些任务。例如:what’s compromise?did you ever compromise?how, when and where? 许多学生通常会举他们身边或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不仅对这个单词记忆特别深,而且学会表达。第二、三部分描写两个妥协的例子及妥协后的感觉,接着让学生也来谈谈他们妥协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及妥协是好事还是坏事。于是学生对妥协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我们再结合课文的写作技巧,让他们仿照课文来写一次妥协的经历。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而且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运用能力。目前使用的教材也设计了一些问题和话题,但它们都是孤立的,而且分散在课前或课后练习中,等到课文讲解完后已没时间顾及,问题只好留到下回,因为不是趁热打铁,连贯性较差,学生也就没那个雅兴。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将问题和话题穿插到课文中去,还要如何去挖掘课文中语言与非语言的情境,才能活跃课堂,实现交互活动,达到学与用的完美结合。
  练习设计也应从抽象的词汇和结构操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的操练。过去的词汇和结构的操练都是没有情景的操练,师生面对的是干巴巴枯燥的练习,语言与实践脱离,造成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学了忘忘了学。从实际效果考虑,也应把它们放在特定的情景中,放在现实生活中来操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各种语言技能在交际中灵活而综合地得到运用。因此,听说、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发展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思考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结束语
  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是可喜可贺,但教材改革的步伐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先进的教学法的全面实施。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尚无能体现某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理想的教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把教材改革提到大学英语教改的议程上来,才有可能打造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教材及精品课堂,进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范谊.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0.vol21(4):55-6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18-24
  4.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27-35
  5.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 外国语.2003(4):2-7
  6.张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55-6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小学体育课说课
    浅谈贵州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长距离PE重力…
    浅谈青浦区水利水闸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浅谈静电危害防护管理
    浅谈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浅谈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