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英语写作 话语标记语 语用制约 话语理解
论文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研究英语写作教学中话语标记语这一语言现象,旨在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写作中的语用指引功能, 即写作者是如何利用话语标记语这种语言手段来指引读者寻找关联,减轻读者处理话语的负担,以理解其寓于文章中的意图。
一、 引论
话语标记语是指话语元语言层面上的,用以指引听话人的具有语用意义的简短词项。话语标记语是话语信息组织的一部分,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建构与理解产生语用制约性,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关联理论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就是为了保证听话人能正确地理解话语,并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这就从认知上指出了话语标记语这类语言机制存在的理据。据此也就表明人们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已逐渐由句法/语义—语用研究走向认知—语用研究,揭示了话语标记语存在的认知心理理据。
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需要防止读者的误解、曲解,就需要增加读者正确理解的可能性,也需要减轻读者理解其意的难度。因此,作为一种需要,写作者就会使用话语标记语这一语言手段来帮助读者领会其明晰表达的意思、捕捉其隐含传达的内容。根据关联理论,说话人通过明示交际行为,让听话人获取某种信息;听话人则通过语言解码和推理,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就是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者来说是明示的言语行为,即写作者会制约读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而读者就要努力寻找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进行推理,从而获取写作者所期待的话语理解。话语标记语就可以帮助读者对话语的理解,更容易地寻找话语的关联性,从而减少话语理解时付出的认知努力。因此,许多关联理论学者便以该理论为框架解释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理解中的语用功能。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有blackemore、rouchota、blass 及国内学者何自然、冉永平等。迄今为止,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大多是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研究其语用认知功能。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关联理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话语标记语?本文将以该理论为框架,对学生的英语写作练习进行分析,旨在论证英语写作教学中话语标记语对读者的语用指引功能。
二、最佳关联与话语标记语的关系
在言语交际中,关联性是成功交际的基本前提。相关话语的信息意图是通过“互显”假设来实现的。当听话人试图识别言语意图时,他就进入到了一个明示—推理交际的过程。对说话人来讲,交际应是一种将自己要传递某事的意图明朗化的行为。这种明示行为将触发一定的认知环境或语境,即:交际双方对交际聚集点的共识,这种认知环境是交际场合里物理环境和交际双方认知能力的函数。说话人必须首先对听话人的认知资源做出合适的估计,然后再选用恰当的话语方式或结构,话语标记语的实施就能充当制约话语理解的作用。说话人要考虑自己所需付出的努力,要考虑礼仪、伦理因素,还要受自己能力的限制。总之,该明示性刺激信号是说话人能力和意愿所允许的关联性最大的信号。这种考虑到说话人利益的最大关联性,在说话人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就是sperber & wilson所说的“最佳关联性”。说话人在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做出估计时,只选择那些他(她)认为与最佳关联原则相一致的符合听话人认知能力和资源的语境假设。否则,听话人就会认为话语不值得要付出的努力,而不会参与话语的交际。关联理论学者blakemore指出:说话人可以在话语中使用某种言语形式以引导话语理解。于是,说话人就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语标记语就能充当这一角色。
写作的关联性主要也是通过话语标记语来实现的。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看,写作是一个语言编码的过程,编码对象不仅包括反映全文主旨的概念意义,而且包括促进或制约作文语篇理解的程序意义。二者的语言编码是不一样的,就程序意义而言,语言编码方式主要是使用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是编码程序信息的最好例子,它们的使用可以编码制约话语理解的程序意义,能通过明确某些语境特征和语境效果来指导理解过程。
三、英语写作教学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指引功能
关联理论学者blakemore在解释话语联系语,诸如英语中的so, after all, but 等时,率先提出了话语联系语对信息处理的程序制约作用。她认为,它们表示的是话语之间或话语与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在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语义信息时起语用制约作用,这就是程序信息。在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所包含的程序信息通过表达的语义关系,引导读者理解话语,为话语信息处理提供一种认知方向,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制约作用,以减少读者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增加话语理解成功的机会。话语标记语的程序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推导话语所表征的语义信息直接进行制约;2.对话语理解所需要的语境进行制约,即:程序信息会影响话语理解时的语境构建。如:
computer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the world. from business transaction to office management, computers are playing very important parts. moreover, daily lives such as shopping and traveling involve computers. as a result, computer operation has become a basic for a person of modern time. it is hard to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computers.
斜体部分即话语标记语表达的是一种语用关系,它可以帮助读者识别写作者是如何影响或制约话语之间的信息关系,或通过该信息表达写作者的某种认知态度等。具体地说,“moreover”表明其前、后话语之间的一种递进或信息推进;在有的情况下还可以表示一种语境推进。“as a result”指前后话语所表达的语义信息之间的一种语境推导关系,其主要认知功能就是通过语言上的明示,向读者暗示话语标记语后面所陈述的话语信息是语境总结。所以,话语标记语主要是表示一种关系,为话语理解提供一个认知方向,让读者沿着它去寻找话语之间或话语与交际情景之间的某种联系以及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保证听话人在付出较小的努力以后,进行正确的语境选择与恰当的话语理解。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恰当使用话语标记语,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其作文的关联性或连贯性,提高作文质量。如下是学生的一段缺乏关联性的习作:
he was a delinquent in many ways. his mother loved him. he was a tyrant. he was arrested for breaking street lights. he stole a car. he was a bully in the school…
对以上习作添加恰当的话语标记语,改进后如下:
although he was a delinquent in many ways, his mother loved him. even though he was a tyrant and was once arrested for breaking street lights, his mother kept right on loved him. at one time, he stole a car. in addition, he was a bully in the school…
可见,话语标记语是语用程序意义的一种语言手段,其认知功能在于引导读者寻找关联,减轻读者处理话语的负担,提高理解的准确度。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交际方式离不开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合理使用话语标记语是衡量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发现也有不少学生过度使用和误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话语标记语使用过频会使读者感到文章生硬乏味,而误用话语标记语的后果是对读者产生误导,不必要地浪费读者的阅读时间,增加读者领会写作意图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通过强调话语标记语在写作中的作用后,绝大多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都喜欢选择例举性的展开方式,但都倾向于使用firstly、secondly、thirdly(或last but not least) 这一成套的话语标记语来提示第一种关联方式,显得十分单调。同样,在提示第三种关联方式中的“总结”时,也几乎千篇一律地使用in a word 或 in conclusion。由此可见,教师在强化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的语用认知意识时要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探讨了话语标记语在写作中的语用功能。在认知上,话语标记语可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理解起着引导或路标的功能,帮助读者识别话语的各种语用关系,从而在认知上对话语理解进行制约。这是话语标记语的程序制约功能。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交际方式离不开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话语标记语对话语或语篇理解的语用认知制约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外语阅读、听力理解等技能的实际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andersen, gisle & thorstein fretheim (eds) pragm-atic markers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2]blakemore, diane.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3]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1998.3。
[4]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