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 合作学习 误区
论文摘要:“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是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彼此指导,并以集体的成功为评价依据,最终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学习策略。但在课堂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操作中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使“合作学习”走进了误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然而,在相当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不少英语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逢课必用,开课必贴。教师在操作中由于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如此种种,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
误区之一: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在观摩英语公开课时,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当对某一语言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便会拿出一些相关的图片、实物,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来完成该项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各自为政,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聊天、玩耍。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教师使用它只是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完成体现“课改”精神的任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小组讨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那么,到底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其含义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三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交际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合作学习必须明确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分工,协同交往,共创共享合作成果。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轻松愉悦,无所顾忌,全身心投入,在讨论中相互启发,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误区之二: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学生的“避风港
在某些采用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中,常会遇到如下的“怪”现象:少数学生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或聊天、或玩耍、或走神、或静听……热闹非凡,乱做一团,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喜欢这样的“小组活动”,经常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躲在“避风港”里何其乐也!在这里,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为了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就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担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对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很重要,而且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靠小组伙伴的共同努力,大家必须齐心协力,个人不能游离在小组之外。这样让学生逐渐懂得合作,逐步提高合作技能。此外,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合作学习才能成为生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枢纽,新课堂才会呈现一派生机,“活而不乱”。
误区之三:合作学习成了教师的“课中休息”
有些英语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或在讲台边上耐心等待,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与指导的自由放任的状态,合作学习成了伪饰的包装,课改的标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合作”意义何在?这样的“学习”效率如何?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强化两方面的指导:第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具体如下:指导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保证小组成员能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体现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小组成员向同伴提问(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彼此相互尊重);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共同探究问题(着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协调组员间的分歧,归纳组员观点(共享合作成果)。第二,在学生学习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既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误区之四:合作学习分组的随机性
目前有的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简单地按座位划定,并不考虑学生的技能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小组间力量不均衡,竞争不公平。不仅如此,这样的分组还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例如,有的小组各方面能力强的学生聚集,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合作时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显得十分霸道;有的小组能力弱,他们胆怯、自卑、缺乏信心,常常出现合作冷场,无法进行下去。分配学习小组时应摒弃随意性,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技能的先进学习方式。
再者,学生学习内容时刻在变,分组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让学生和谁一起学,他们就和谁一起学,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常常因为分组的局限,不能痛快地学习。这样的合作显然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小组缺乏应有的凝聚力,阻碍了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对组建的学习小组也应该定期调整,并适当采取“找朋友”等灵活组建的方式,达到提高合作学习实效,充分发展学生技能的目的。
误区之五:合作学习开展时机的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往往会设定一个任务,形成一种互动,产生一个亮点,使教学活动出现高潮,这是必然的。但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形势、调节课堂气氛,动不动就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呈现极大的随意性。例如,有的语言技能很简单,多数学生一练就会,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多次出现学生小组互动形式,反而会造成“乱”的感觉。特别是上课开始时的“演说”、课堂中间的“对话”和上课结束时的“讨论、采访”等,部分学生处在“忙碌”中,有的压根儿不知道老师叫他们干什么,只是随大流,有的傻笑、有的瞪眼,有的只说yes和no。尤其是对make a survey或 make an interview等一些灵活性较强的话题的最后反馈及评价的处理上,往往是在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标,要么是给那些稍微活跃或回答有条理的同学一些“礼品”,但这些并不能刺激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那么,在什么时机、什么状态下开展合作学习较为有效呢?第一,当需要学生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而这个学习任务又可以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可以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个子任务,从而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较佳时机。第二,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疑难问题或对同一问题在看法上有意见分歧,需要选择解决策略或求得共识时,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第三,当创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探究有不同的见解时,正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这时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每个小组成员不仅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如何多角度思维,而且可以学习如何优化自己的思维,从而分享合作学习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汪霞.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
[2]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3]孙钱兔.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6).
[4]唐秀宁.初中英语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