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英语文学语篇 文体特征 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将多模态话语理论应用于英语文学语篇的教学.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历史,然后简要分析了英语文学语篇教学的现状,最后通过具体分析《白丽尔小姐》这一文学语篇的文体特征重点探讨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在话语分析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单纯从语言的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还应该考虑其他非语言的意义表现形式,如图像、声音、动作等,因为很大一部分话语意义正是由这些非语言因素体现的.综合所有这些因素来看,人们的交际不再只是利用一种模式进行,而是利用两种甚至多种模式同时进行.由此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由此可见,多模态话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使用的结果。
1 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兴起.r.barthes(1977)讨论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kress,g.& van leeuwen,t.(1996;2001;2003)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专门探讨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o’halloran, k.l.(2004)不仅研究多模态的理论构建,还专门研究了数学语篇中的多模态现象;royce, t.(2002)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以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还处在起始阶段.李战子(2003)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研究;胡壮麟(2007)中讨论了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朱永生(2007)&张德禄(2009)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张德禄(2009;2010)把多模态话语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该领域其他的研究者还有杨信彰、张征等.
2 英语文学语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各大高校,英美文学课一直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和英美文学课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然而,当今社会重商主义的风气盛行,因此出现了轻视英美文学课的现象,反而觉得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更为实际.而且我国的英美文学课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比如“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用或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程爱民等,2002)等等.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课虽然重要,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多模态教学能为英语文学语篇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实现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文体特征分析对于英语文学语篇的教学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白丽尔小姐》这一文学语篇的文体特征重点探讨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3 《白丽尔小姐》的文体特征及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是20世纪初世界文坛上最富盛名的女作家之一.《白丽尔小姐》miss brill(1920)是其众多名篇中不可多得的一篇.该短篇小说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独特,是一篇文体特征相当明显的文学作品.接下来,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其文体特征来探讨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3.1 语言形式的前景化
文学语篇最重要的一个文体特征就是语言形式的前景化,即某些语言形式会偏离语言常规.这种偏离是出于艺术目的的偏离,是一种别有用意的突出.语言形式的前景化具体表现在语言的语音结构、词汇结构、语法结构等方面。《白丽尔小姐》这一短篇小说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其中在语音结构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在《白丽尔小姐》这篇短篇小说中,曼斯菲尔德运用了大量的头韵、尾韵,打造出一种音韵效果,读上去如同行云流水,恰似在欣赏一部柔美悦耳的轻音乐剧.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在描写天气时写到“the blue sky powdered with gold and great spots of light like white wine splashed over the jardins publiques”,此处,作者连用了两次头韵“gold and great”,“white wine”,使得行文的结构更加轻快活泼,为这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暗示着此时主人公白丽尔小姐的心情也是无比的舒畅愉快.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会发现一串串的音韵镶嵌在行文中间.“now there came a little ‘flutey’ bit—very pretty!” 此处,“flutey”和“pretty”构成尾韵,使读者仿佛真的听到了乐队那柔和清澈悦耳的音乐.“he wearing a dreadful punama hat and she button boots” ,“the old people sat on the bench, still as statues”,“stopped, stared, as suddenly sat down ’flop’”在这几处对公园里千姿百态的人们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button boots”,“still as statues”,“stopped, stared, as suddenly sat down”三处头韵,就像一段动听的音乐,与作者描绘的妙趣横生的风俗人情画相得益彰,达到形美与音美的统一.随着故事渐渐进入高潮,头韵、尾韵的使用也更加频繁.“she was part of the performance after all”,“why she had quite a queer, shy feeling at telling her english pupils”,“miss brill nearly laughed out loud”,“she thought of the old invalid gentleman”,“the hero and heroine, of course,...”,“and still soundlessly singing,still...”。“part of the performance”,“quite a queer”,“feeling at telling”,“laughed out loud”,“old invalid”,“hero and heroine”,“still soundlessly singing”,所有这些音韵交织在一起,恰似一首多声部的乐曲,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使得全文的节奏感非常明显.这些头韵、尾韵的用法在数量上是一种突出,而这种突出又是别有用意的,它是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这些描写暗示着主人公的情绪渐渐进入高潮:白丽尔小姐完全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了,为下文白丽尔小姐幻想的破灭做好了铺垫,更好地传达了小说的主题.所以这是一种前景化的用法.
3.2 比喻的语言
文学语篇另外一个重要的文体特征是作者经常使用比喻的语言.这种比喻的用法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又非常的形象、逼真,使得被讨论的问题更易于讨论,更易于接受,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其如身临其境.
《白丽尔小姐》这篇小说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段,且各个独具匠心,耐人寻味.在小说开头,作者这样描写天气“although it was so brilliantly fine—the blue sky powdered with gold and great spots of lights like white wine splashed over the jardins publiques...but when you opened your mouth there was a faint chill, like a chill from a glass of iced water before you sip”.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两处比喻:将洒在地上的明晃晃的阳光比作白酒;将空气中淡淡的凉意比作啜饮冰水前的清凉.这两处比喻新颖独特,再细细品味,更觉得贴切无比:第一个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阳光投影的斑驳,更从一个侧面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也是明朗灿烂的;第二个比喻不仅形象地传达出了“凉”,更重要的是把这丝凉意“淡”的特点也传达地恰到好处.又如作者描写公园里乐队的演奏时写到“he scraped with his foot and flapped his arms like a rooster about to crow”,作者将指挥一边用脚打着节拍,一边举起胳膊指挥的样子比作即将啼叫的公鸡,虽然显得有点滑稽可笑,但这个比喻确实形象贴切,读者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兴致高昂,全神贯注的指挥就在眼前.再比如,作者这样描写公园里的那对母子“until its small high-stepping mother, like a young hen, rushed scolding to its rescue”,作者将孩子的母亲比作一只小母鸡,一边责备,一边急匆匆地赶来救孩子。母亲护子心切的情态一览无余.
以上提到的各种多模态教学手段都可以整合到ppt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多模态的ppt课件.在传统的英语文学语篇教学中,有些教师也已经开始使用ppt,但大都是单模态的,即ppt上的内容大都是文字.而多模态ppt不仅包括文字,还可以加入声音、视频、色彩、图片等。由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而且多模态的ppt针对性强,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收到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依据,首先简要回顾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历史,然后简要分析了英语文学语篇教学的现状,最后通过具体分析《白丽尔小姐》这一文学语篇的文体特征重点探讨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当然本研究也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文中提到的听朗读录音这一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文学语篇,尤其是长篇小说,但可以尝试用观看改编电影的方法来代替.另外,多模态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希望本文能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实证研究作出点滴贡献.
参考文献
[1] royce, t. 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 exploring visual-verbal synergy [j]. tesol quarterly,2002,36(2): 191-205.
[2] 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 2002,(6):12-14.
[3] 杨信彰.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2009,(4):11-14.
[4]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5]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