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指点时事,激扬文字(一)

原文作者:胡福忠

  【导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综观今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命题人在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聚焦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其目的是提醒考生应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命题导向很有积极意义,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极好的指引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练立意、锤语言、编结构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去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事实证明,满分作文的取得大部分都源于考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中热点素材的运用技巧。
   一、 善于思辨,学会辩证分析
  对于积累的时事素材,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分析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容易形成撞车的现象。在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对当前的社会热点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能够辩证地分析热点,从而让自己的文章观点深刻而又让人信服。如:
   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西一考生
  有人说,当前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也有人说,并不存在什么三怕,不但没有三怕,反倒是一种喜欢。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我都赞同,也无风雨也无晴嘛。
  如果不是泛滥,在学习之余学学奥数,不仅能够增加趣味,而且还可以开发智力、拓展视野。只是不需要把奥数当作一门必修课,人人皆去学习,皆去凭此炫耀自我,凭此打通重点中学之门即可。这样说来,怕的不是奥数本身,怕的是把奥数学歪了、用歪了。
   在地球村日益形成之际,全世界人们的交往必然日益密切,而学学英文,学学世界通用语,方便人们的交流,本是无可厚非的,是十分正常的事。谈及学英文就怕,也固然没有必要。怕与不怕,就看我们怎么对待学习,对待英文。抛弃母语,奉英文为圭臬;逼迫人人皆学英文……这些现象当然是可怕的。而让我们了解世界,增强自我的语言能力,轻松愉快地学英文则又是完全没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外国的先进文化援引进来,不学习英文是非常麻烦而困难的。
   至于说到周树人,也无所谓怕与不怕。用心学习,用心了解,是完全能够读懂周树人的,是完全能够喜欢上周树人的。
  周树人是个最具独立人格的人,他决不攀附屈从,就像一棵耸立于大山之巅的巨松,傲然挺拔,坚如磐石。周树人是个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所做的一切绝非听命于什么权力或者主义,也绝非是为了某一个群体眼前的狭隘的利益,他是为着民族乃至人类发现真理,剔除不平,实现灵魂和品质的提升。周树人是个最具原则性的人,在原则面前泾渭分明,横刀立马,忘我无私,义无返顾,“横眉冷对千夫指”,决无油滑、苟且、中庸和骑墙。周树人是个最具善心也最无私的人,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说到做到,绝不作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树人是个最具穿透力的人,他能够迅速即时地感知事物的本质,戳穿经过包装的阴谋,识破狡猾的伎俩,撕开丑恶的外衣,让他目力所及的一切阴私、恶行、肮脏龌龊、鼠窃狗盗无以遁其形。周树人是个最具正义感的人,他同情贫弱,心顷革命,呼号改革,倡导更新,痛恨不公,厌恶强权,乃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于周树人,我们是完全能够读懂的,因此怕周树人没有理由,爱周树人才是我们的正道。
   总之,对于奥数、英文和周树人,我们无所谓怕与不怕、惧与不惧,因为世界从来都是这样,也无风雨也无晴。  [论文网]
  对于作文题所提及的“三怕”,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怕与不怕,要看怎样对待。泛滥待之、功利待之则怕,而自然待之,兴趣待之,适可而止则无需怕,也不可怕不会怕,反倒是一种喜欢。从文章的整体思路上看,作者对热点的事件能够辩证地分析,辩证地看待,因此,立意也就能高人一筹了。
   二、纵横铺陈,彰显力度
  截取社会生活中的浪花,将社会亮点组合在一起,紧紧围绕主题架构成文,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万物皆需衡,不可失也
  四川一考生
  山有万仞而长立,因其平衡也;无所重,无所轻,山体四面,皆如一体。楼仅有百尺而倒之,因其倾斜也。一厘之斜,高楼倒之;四面之平,高山立之。物不可斜,人亦不可不衡。
   人要达到平衡的境界,就不能太重视,也不能太轻视,视万物如一物,方可平衡。
  ……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欲求平衡之生活,甚不可有所重有所轻,有所长有所短也。
  君不见京都暴雨,雾霾天气,西南大旱,“红豆局长”红之于网络,更有甚者,黄浦江上死猪遍“江”……何者?重经济之发展而轻环境之保护也!
  君不见富士康员工之“十几连跳”,“过劳死”屡见报端,“空巢老人”翘首而待子女归,奈何我哒哒的“马蹄声”只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何者?物质之追求与精神之充实不衡也!
   君不见驱走“毒奶粉”又迎来“毒胶囊”,食毕“瘦肉精”又奉上“速成鸡”,处理毕校车之患又疲于煤矿之弊,何者?长于效益之追求而短于道德之建设也!
  反之,为何杨善洲坚守大山22年为世人所赞?为何深山之处6000余级石阶被誉为“爱情天梯”?为何吴斌、张丽莉之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为何卢梭能于散布中写下《沉思录》?为何莫言获奖后曰“我只是一讲故事之人”?……只因其善于追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效益、心灵之平衡也。
   万物皆需衡,不可失也!得之,方拥幸福之生活!
  本文是一篇信息量极大的议论文。作者洋洋洒洒,纵论古今中外,诸多素材信手拈来。作者论及京都暴雨、京城雾霾、红豆局长、黄浦江死猪、富士康员工自杀、空巢老人、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速成鸡等等。用这一系列素材形成排比,非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也使得文章的气势异常充沛。
   三、正反对照,对比映衬

  在流行与传统中寻找平衡
  四川一考生
  如果我问你情人节怎么过,你会侃侃而谈;如果我问你nba球星你最喜欢哪个,你也会脱口而出是艾弗森;如果我再问你最近最流行的电影是什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是《致青春》。
   这时,我们换个话题: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节?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这些自诩为新新人类寻求个性、独树一帜的年轻人面对传统的尴尬与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便趋之若鹜,而对传

统文化却越来越淡忘,这更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传统,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这种不平衡看似不伤大雅,然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会一点点遗失或是磨灭,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发展。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不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红楼梦》倒背如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对历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抱怨名著的过时,试问,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经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诵着,这算过时吗?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这样经久不息呢?
   201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21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那么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
  文章从推问开始,起笔非常自然。在指出所谓新新人类的厚此薄彼、文化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的事实后,自然地提出中心论点:必须重拾知识结构的平衡。文章在一正一反,正反结合、古今结合的罗列中演进,列现象,揭实质,并特别对比中国人和外国人不同对待中国文化现象的事实。在正反对照和对比映衬中,文章显得观点明确,论述有力,逻辑严密,实在是酣畅淋漓。(下转13期二版)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