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在鲁迅的小说《
药》中,有许多“配角”,对这些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小说中的康大叔和黑衣人是否是一个人,有何依据?在讨论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一个人,观点是他们都是吃人者,将二者理解为同一个人,更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发言中他们主要运用阶级关系、小说三要素等方法,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少部分同学认为是两个人。观点是二者虽然都是吃人者,但是前者是用刀斩杀革命者,后者是用语言威吓民众。他们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的观点最终也没有完全达到统一,但这也正说明了讨论此问题的价值。文学本来就因其具有无尽的阐释价值才有生命力,没必要强求结论必须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在这场争论中学生将已学、已知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深入探究文本,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来源:www.11665.COM 。
参考文献:
[1]魏清主编.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陈小英主编.建设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体.上海三联书店,2008,2
论文网在线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education/desciplin/CHINESE/135365.shtml]...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