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农村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性分析
一 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改从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年之久,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其涉及的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至教学环境等等的一系列变革过程。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教师的协作与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孙芳明,2003)”。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的适应过程,也是教师的发展过程。在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新课标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成效如何?对农村一线英语教师来说,他们对新课程是否适应?在课程适应过程中面临哪些困维与挑战?急需哪些培训?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希望能为农村地区的英语新课改提供建议和帮助。
二 课程适应性分析
1 课程理念
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及要求是否领会以及教师自身接受和理解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等基本理念,90%教师都已了解。但对新课改的认可度一项调查中,62%的的教师认为新《标准》与农村教学实际不相符,与部分教师访谈后发现,很多教师认为新《标准》所提倡导教学理念是很好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标准》提倡“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可以看出,对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大多数农村教师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但在如何实施这些理念方面存在诸多困惑与疑虑。
2 教材方面
接受调查的农村中学均采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此教材在编排理念上基本符合课标精神,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体会并掌握英语,同时更加注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就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水平来说,这套教材存在以下的不足:
1)难度增大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根据 2001年的新课程标准(试用),初中毕业学生英语能力需达到五级标准,词汇量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达到 1 600 个左右,而2000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英语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中规定,初中二级要求掌握 800个左右的单词,400~500 个认读词汇,仅词汇量一项就增加800个左右。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将近六七十个生词,农村学生普遍接受不了。在农村地区,小学虽然开设英语课,但课时少学生不够重视,英语在很多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根本无法完成《课程标准》的二级目标规定的词汇量,掌握600个左右的单词和 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小学英语教育的不达标,势必会对初中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进入初中后,学生要花大量时间背单词,从而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产生反感,失去学习英语兴趣。此外,新教材话题多与城市生活相关,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2)对教师能力要求提高
新教材的编写不再以语法为纲,而是以话题与功能为主线,充分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的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认知特点,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如语法知识分散,语言点多,超前语言现象出现频繁等等。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中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或尺度很难把握,尤其是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是如些。在教师们看来课堂教学应围绕考着考试的标准和要求,而新教材的教学很难与考试结合起来,教师们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该怎样讲,讲到怎样的深度、广度才算完成任务而同时又不会影响中考。
3教学方法
1)现代化教学资源与设备不完善
在农村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手段仍以传统的黑板、图片、录音机和投影仪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仍占很大的比重,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设备简陋,一些中学甚至连教师用书、练习册、挂图、简笔画、磁带等辅助教材都没购齐,更不用说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英文英文图书、音像、期刊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语音室了。条件好一些的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vcd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但利用率很低,只有在评优观摩课时才能使用,不能真正在教学实际中发挥作用。很多英语教师对于互联网、计算机还相当陌生,更谈不上熟练使用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这表明,在农村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设备严重不足,无法实现新《标准》所确定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目标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目标。
2)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非常熟悉,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语言知识并学会运用语言等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却很难得到体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仍不敢放手,对新方法浅尝辄止,视教材为权威,不敢对教材有丝毫增删与更改,更不要说能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拓展了,其结果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依然以讲解知识点、分析语言结构为主。而有的教师则完全否定了以往传统的语法教学,认为讲解基础知识是违反课改精神,在课堂上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活动,给人以“花哨”“热闹”之感,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
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权不牢固,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只能是一句空活。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教学理念和原则可以遵循,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
课程标准强调“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局限于学习成绩,更加关注个体的进步与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课标强调,评价与教学应该是协调和统一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要结合,对学生的评价要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而目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对学生的考核仍然是以期中、期末测试作为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与新课程要求相悖。与我们访谈的教师表示,目前的各类考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多样化的形成性的评价方式难以执行,有些教师在尝试多种评价方式后在期末就遇到了考试分数的当头棒喝。也有的学校曾尝试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评的方法,但由于人为可操纵因素过多而最终放弃。
三 思考及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新课改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有些教师已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已发生了改变,但大多数教师在课程适应上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1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物质条件匮乏,现代化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观念上的更新,也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 而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投入,为课改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2 加强师资培训,确保培训实效
长期以来,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制约着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并最终决定课程实施的走向。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改意识。通过与教师访谈,我们发现目前的师资培训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培训方式单一,多以班级授课为主;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脱节;重视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忽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培训等等。因此,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从而确保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