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编者按:
农村基础教育关乎我国六亿多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农村“空壳化”“边缘化”现象冲击基础教育、政策执行不到位弱化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等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同时,十八大报告着眼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拓展、创新的指针,实现基础教育的与时俱进。
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既关乎我国六亿多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可讳言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但使得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鸿沟”日益加深,而且农村“空壳化”和“边缘化”等新现象的出现,也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农村基础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突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1.农村“空壳化”“边缘化”现象冲击农村基础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传统社会形态也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长期实行的城市与农村双轨制的格局,使得城乡在诸方面存在的对立和界限仍然分明;另一方面,现代化、城镇化浪潮,使城市社会主流价值模式和强势话语权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农村日益“向城市看齐”,城乡之间的分界变得日益模糊。同时,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不但造成了农村的日益“空壳化”和“边缘化”,而且对农村的基础教育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农村基础教育在“空壳化”与“边缘化”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其一,农村“空壳化”带来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存在着地域广阔、分布分散的特点,这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整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了人口向城市集聚,加剧了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形态“空壳化”的现象,也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中本就存在的效率与公平、资源与诉求的冲突。农村“空壳化”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村校舍难以充分利用,师资配置难以顾及全面,撤点并校又面临着自然环境、统计数据与实际人口不一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本就稀缺的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在再分配中面临着尴尬和困惑。二是学龄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儿童的人格与世界观的建立有着学校教育难以替代的作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使农村人口年龄构成逐渐呈现低龄化和高龄化的两极分化趋势;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使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
其二,农村“边缘化”带来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模糊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不只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思想观念的冲击,乡土社会“小桥流水”的思维模式逐渐淡出,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社会共同面临着背离乡土的迷茫。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培养模式的同质化与教育培养价值取向的模糊化。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培养模式依然以应对考试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农村学生的人格构建与价值观的培养。农村基础教育的体制目标往往凌驾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仅仅把人的发展作为体制目标实现的手段,从而出现了教育的异化。相对于城市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还承载着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功能,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也存在着模糊与困顿。农村基础教育应当是具备乡土气质、扎根乡土文化的教育模式,其价值目标不应简单地类同城市基础教育。在模式雷同与取向模糊的双重因素制约下,使得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日益艰难。
2.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政策执行不力弱化了农村基础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过多向城市倾斜的
现象。在资金和设施投入方面,伴随着城市学校建设“大型化”“奢侈化”现象同时出现的,是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基本功能的不健全。城市学校配备了丰富的教学与文娱设施,与之相伴的,是硬件利用率的低下。过多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向城市,提升了城市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但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相比于漏风或者缺少课桌的农村校舍,一些城市学校的硬件配置日益现代化甚至奢侈化。在师资方面,也存在着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优秀教师向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集中的现象,这既是社会和个人双向选择的结果,也与缺少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政策引导有关。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又使乡村教师难免向往城市便利的公共服务,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的教师来到乡村并扎根乡村教育。同时,乡村教师普遍缺少二次深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乡村教师再教育和再培训制度的缺失,亦是乡村教师流失和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重要原因。
我国基础教育政策执行不力。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党中央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和思路,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解决问题力度不够。乡村和城市未实现校际间教师合理流动,或流动流于形式。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等、靠、拖”的现象,极大束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农村学前教育落后、普及率低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既是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的重要举措。在大多数地方,由于对基础教育理念把握有偏差,存在着对农村学前教育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普及率低、社会关注缺失、政府干预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建设任重道远。
二、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中轴
教育的根本在于树人,所以教育的发展必须把人作为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中轴。
1.以人为本对教育者而言,就是全社会尊重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开播以来,展现了大量感动全国人民的乡村教师的丰采。这些乡村教师以其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为我们诠释了“最美”的含义。上台领奖的只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感动中国的却是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破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应当把对乡村教师的感动化为尊重的内在自觉,下大力气解决乡村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他们感动了中国,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2.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而言,就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每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人格、价值观等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乐而好学的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在广阔的乡村天地中培养出人格独立健全的学生。
3.以人为本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就是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政府逐渐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为教育事业和教育从业人员服务,转变作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大步向前。
4.以人为本对全社会而言,就是办教育依靠人民、办教育为了人民、教育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广大人民既是利益诉求方,又是建设的主体。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民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最终又享受到教育的发展成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拓展、创新的指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中轴,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广大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
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城乡配置不均衡的现象,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遵循全面协调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基本教育需求放在首位,疏通不同利益主体诉求渠道,在资源配置决策过程中倾听多方声音,避免农村这一重要利益诉求方“失语”现象发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方面,要在摸清农村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合理推进撤校并点。教育资源配置要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配置于急需的领域和地区,既要做到兼顾各方,又要避免“撒胡椒面”,充分保证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稳定、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
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与高素质,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落实国家有关乡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努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创新教育人事管理和用人制度,解除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乡村教师教得安心、教得舒心。完善区域城乡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挖掘潜力,构建乡村教师教育培训机制。媒体应当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村教师的良好氛围,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和认知度,吸引更多高素质教师进入乡村教师队伍。内外合力,多管齐下,建立稳定、高素质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设施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也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提上日程。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兼顾,采取“有的放矢、稳步推进”的方式协调进行,即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基本需要为前提,先行配备现代化教育急需的如电脑等设备设施,满足乡村尤其偏远乡村学生的直观认知需求。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村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建设。遵循“以点带面,逐步铺开”的原则,合理安排农村基础教育布局,选择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重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农村校际现代化资源合理共享。避免现代化教育设施过于分散或集中,切实提高农村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和利用效率。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持续多元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首先,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实现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推进。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相较于经济领域的巨大投入,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仍然严重不足。加大教育投入总体规模,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各地实际,实行全面而有差别的方针,缩小不同地域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差异,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创新教育体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基础教育领域。如果说政府投入的主要特点是“大而全”,社会力量投入的特点就是“小而活”。可以鼓励当地企业依照自身需求投资创办有特色的学校或实践基地,实现企业和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共赢发展,有力补充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最后,积极引导慈善事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慈善资金的投入具有针对性强、可持续等特点,是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又一重要补充。慈善事业为农村学生带来了直观的人文关怀体会,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学。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更新农村基础教育理念更显得尤为必要。更新农村基础教育理念,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教条化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教育与农村基础教育均存在着“以应试为目标”,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构建的弊端。教育的要义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于求知的精神,应试教育却要求学生放弃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乐趣,接受知识的灌输。农村基础教育应在兼顾应试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如因地制宜组织户外活动,设置团队合作项目,用鼓励和激励的话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对自然事物的认知等。第二,农村基础教育应体现乡村特色和主体意识。农村基础教育应立足于所在乡土进行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乡土乡情认同感,不应成为割裂学生与乡村文化联系的壁垒。农村基础教育应结合本地特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传承本地文化的同时教会学生对于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持辩证态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自下而上确立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心态,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浅显客观的语言讲解城乡差别,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避免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附庸。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优化学前教育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首在宣传。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阐述农村学前教育的必要性,打破忽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惯性思维。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中分出适当比例用于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统筹农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协调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学前教育。建立优质乡村幼儿园,形成示范效应。以新农村社区体系为依托,形成政府、社区、社会三方合力共建学前教育的新模式,切实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