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镇企业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也是党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劳动热情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连上新的台阶,这一方面为农村非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又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予以吸收。在此背景下,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首先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1978年到1983年,社队企业总产值从493亿元增加到1017亿元,5年共增长106%,年均增长速度为21%,到1983年社队企业共吸收农村劳动力3235万人,比1978年增长14·4%。
然而社队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等
少数发达地区,仅仅发展社队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农民群众在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农村个体、联户办企业悄悄地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对家庭办和联户办企业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至此,乡镇企业结束了初创阶段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与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一样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起伏,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1984年至1988年乡镇企业全面
高速发展。1984年乡镇企业数发展到607万个,其中户办、联办企业占69%,从业人数达5208万人,比1983年增长61%,总收入达1268亿元,比1983年增长36·6%。此后几年,国家对乡镇企业采取了更加积极扶持的政策,企业在组织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乡镇企业全面高速发展,仅用1986年、1987年两年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的产值目标。到1988年企业个数达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
第二阶段为1989年至1991年,
这一时期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矛盾加剧,社会供求总量失衡,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为此国家控制了乡镇企业贷款,压缩了基建规模,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能源原材料、污染严重的企业。三年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两年减少了近300万人,1989年增长速度为13%,1990年为14%,1991年恢复为37%,三年平均增长速度比1984-1988年减少42个百分点。这一阶段通过治理整顿,乡镇企业得到了磨练,许多企业苦练内功,调整结构,度过了难关,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时期。
1992至199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
的第二个高峰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后,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国发(1992)19号和国发(1993)10号文件,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乡镇企业也普遍强化了企业管理,注重科技与人才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始恢复提高,总量迅速增长,出口创汇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涌现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进入了第二个发展的高潮。1992年完成总产值17975亿元,比上年增加54·7%,1993年又比上年增长75·5%。1994与1992年比较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1·4倍,纯利润增长1·3倍,平均每年分别增长68·5%和67·4%。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94年与1992年比较,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润提高了48·6%,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提高了25%,每百元营业收入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了16·8%,人均创利税提高了1·13倍;产销衔接较好,产品库存增速减弱,1994年产销率为93%,比1992年提高1·2个百分点。
1995年以后乡镇企业进入稳步
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以后,发展速度开始趋于平缓,1997年乡镇企业个数发展到2015万个,比1995年减少188万个;从业人员为13050万人,比1995年增长1·5%。1997年乡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953亿元,净利润173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238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8%、16%和16%;二是1996年我国历史上首部保护和规范乡镇企业行为的法律《乡镇企业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乡镇企业的规划和管理从而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三是乡镇企业东西合作进程加快,地区差异拉大的情况有所缓解,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作用日益显著 1、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0年的发展壮大,我国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07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7%;上交国家税金达1526亿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4%,上升16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其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许多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已占全国相当大比重。
如1997年乡镇企业原煤产量63376万吨,比1978年增长5倍多,占全国的比重由16%上升为46·7%;水泥产量20457万吨,比1978年增长60倍,占全国的比重由5%上升为41·5%;机制纸产量2166万吨,比1978年增长49倍,占全国的比重由10%上升为63%。
2、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非农产业主要表现为副业,仅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4,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到1987年则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达52·4%,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此后,乡镇企业持续增长,比重逐年提高,在农村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乡镇企业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还大力支援了农业生产。1997年,仅集体工业企业上交的支农资金就达70多亿元,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保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打破了农村、农业、农民三位一体几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广大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创办自己的企业已不再是梦想,到1997年我国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037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3%,已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创造了财富,赢得了积累,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1997年我国仅建制镇就发展到18402个,是1978年的5·5倍,目前全国建制镇约容纳了1·5亿农村居民定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4、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增加了
农村居民的收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05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而197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为2827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的9·2%;20年来解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在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达4465元,全国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已达600多元,目前农民收入的增加有1/3是通过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加而实现的。
5、外向型经济已具规模,成为国
家创汇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起步于80年代初,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局面迅速打开。到1990年出口创汇企业已达到56000家,共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200
0多个,出口产品外贸收购总额达到485亿元,比1985年增长10倍,占全国出口产品收购总额的四分之一。“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产品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质量、包装不断改善,精深加工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到1995年,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2万家,出口交货值增加到5395亿元,比1990年增长10·7倍,平均每年增长43·5%。进入“九五”以后,外向型经济开始平稳发展。1996年乡镇企业共引进外资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出口商品交货值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1997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交货值达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1、发展以外延为主,企业经济效益起伏较大。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具体分析主要是速度型效益,是依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扩大投入,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取得的。
因此乡镇企业的总体效益基本上随着发展速度变化而上下波动,企业发展快的时期经济总体效益就随之提高,发展慢的时期则随之下降。从企业经营情况看,经济效益也极不稳定。“六五”时期企业经济效益是比较好的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期短,成本费用低,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七五”期间,由于外部环境差,市场疲软,需求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加剧了资金周转的困难,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企业亏损现象严重。进入“八五”以后,乡镇企业普遍强化了管理,注重科技与新产品的开发,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企业效益开始好转,而“九五”以来,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又开始持续下滑,1997年乡村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11·7%,资本收益率为22·4%,比1995年分别下降2·4和3·9个百分点;每百元成本费用创利税9·9元,比1995年下降0·15元。说明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难以经的起大的风浪,保持良好的速度与效益关系。
2、结构布局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现象依然严重。乡镇企业主要是由乡村集体和个人出资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一开始就缺少合理规划,行业布局存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主要问题一是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产业、产品同构现象十分突出,不仅不能与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关系,而且往往形成过渡竞争;二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地区之间行业结构趋同,大量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从企业本身情况看,乡镇企业是依靠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模仿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以低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进入和占领市场的。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这些优势已逐步消失,而其固有的技术和装备水平低,职工素质差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愈加暴露了出来,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3、吸收劳动力能力开始下降。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数量明显下降,平均每年仅增加94万人,特别是1997年随着乡镇企业从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及受经济效益滑坡的影响,企业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458万人,下降3·4%。
4、乡镇企业负担过重,发展后劲
不足。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担负着支撑地方财政和补农支农的任务,对乡镇企业“取”与“予”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的公积金提留率为24·1%,比“七五”期间低11·3个百分点,1997年进一步下降到23%。1997年,扣除各种负担费用,真正留给企业的积累不到净利润的35%,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另据统计,有些地方乡镇企业除应缴国家税金、以工补农和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费用外,还负担各种基金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多达100多种,这些负担使企业获利能力下降,难以休养生息和开展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生产后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镇
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乡镇企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进入“九五”以来,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对国民经济、社会就业影响甚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注。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坚决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企业融资、贷款应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打破所有制界线,做到合理公平、一视同仁;要积极鼓励和促使乡镇企业提高自我积累扩大生产;要大力推行东西合作工程项目,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乡镇企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
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推
动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应积极促使乡镇企业的改革向深层次推进。完善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项制度,促进各种形式经济、技术的联合;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特别是要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推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济增长逐步完成从粗放到集约型的转变。
3、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引导乡
镇企业聚集连片发展。应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连片发展。我国乡镇企业遍布在全国乡乡村村,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小城镇集中,一方面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通过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公共设施的投入,改善外部环境,从中受益。另外,通过乡镇企业到小城镇聚集还有利于加强规划管理,相应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小而全”的格局。
4、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改
造,努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了改变目前乡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过低的现状,各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制定发展规划,规范改制方式,做好市场调研,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企业自身要逐步建立科技和资金双向投入机制,引进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并加以消化、吸收、创新,扩大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要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企业的整体素质。
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保护措施,切实减轻负担。乡镇企业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多而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法制不健全或有法不依,部门、社会的行为不规范。因此应加强法制建设和法治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正税除费,切实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