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浙江 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高等 教育 民营化浪潮,我国 高等教育 产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文章就浙江内部各地区经济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
一、引言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和gdp年增长速度都是处于全国前列,全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且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浙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全国的形势一样,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浙江各地区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2003年为2.51:1;2004年为2.47∶1;2005年为2.51∶1;2006年2.65∶1;2007年为2.90∶1.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农村 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7年更是上升到3.11∶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07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 统计 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策。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西部地区大部分还是以农民为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 税收 政策 、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在实施积极 财政 政策 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 国债 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 农村 关注不够。 金融 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四) 历史 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 社会 经济 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