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第二次现代化标志着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决定着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然是第二次现代化道路。我国新型现代化的发展应在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第二次现代化;新型现代化道路;知识创新体系;产业结构升级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概念解读与特征比较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概念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转折,标志就是现代主义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将“继续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1993年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出版《现代化新论》;1997年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出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1999年我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出版《第二次现代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这四个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新文明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多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多年(1971~2100年)(见表1)。这一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根哈特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也基本一致。当然,现代化是没有终止点的,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将进行新的现代化,即未来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难题(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当然,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推进。具体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以及世界不同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都有相当的差距和区别(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具体比较分析详见表2、表3和表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学习经济、数字化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郑长军,2003),又包括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在内的新社会,还包括知识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非物质文明等在内的新文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将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新目标。概而言之,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道路是以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发展道路,那么,第二次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现状与可持续性
1.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同时第二次现代化也加速跟进,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两次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且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参评国家中的第54位;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1980~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仍继续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生活质量指数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3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见表5)。
从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指数比较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潜力;(2)对比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加快经济增长、经济进步,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程度;(3)对比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和服务业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2.我国现代化的瓶颈与可持续性。 我国在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加速跟进、综合现代化稳步提高的过程中,受工业化演进规律和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纯粹经济理论来说,无论是农业革命与埃及的崛起、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还是工业化的演进与欧美日的崛起,现代化或工业化就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过程”(麦迪逊,200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或工业化的演进趋势与规律体现为: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 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 工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加 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 工业化生产发生瓶颈和危机 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停滞或衰退(韩民青,2006)。也就是说,受“增长极限理论”的约束,经典现代化或传统工业化也存在进步极限。
其次,从我国具体实践来说,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引致许多负面效应和发展瓶颈。就负面效应而言,粗放型方式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基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同时,抑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的动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吴敬琏,2006)。就发展瓶颈而言,粗放型方式引致了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全要素生产率瓶颈、核心竞争力瓶颈、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瓶颈,以及收入分配瓶颈、社会就业瓶颈、社会保障瓶颈、城乡二元社会瓶颈、“丰裕中的贫困”等社会瓶颈。这些经济与社会的瓶颈综合性地抑制着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纯粹经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具体实践的分析,无论是现代化或工业化自然演进的规律,还是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都隐含着一个最佳均衡,那就是第二次现代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三、第二次现代化: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就是选择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即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和侧重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由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生活质量,由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转向扩大知识信息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最终实现物质生活趋同、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的社会状态。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第一次现代发展瓶颈和负面效应的现实教训以及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我们认为,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应该在以下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1.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增长期限的延伸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市场、劳动和资本等低成本要素形成的要素组合优势或低成本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减效应而逐步收敛,甚至会形成“大国贫困化陷阱”;同时,我国经济实践运行中资本深化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因正逐步减弱,前沿技术进步滞后和行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正消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
因此,在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中,我国必须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的提升,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通过技术、组织、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以人力资本投资带动人力价值提升,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人才知识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和经典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异化”转向新型现代化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内涵和质量,加快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潜力和速度。
2.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社会转移,都是由创新和知识传播推动的。石器制造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人类从动物世界向原始社会的转移,原始农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移,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amidon,1997)。
历史和现实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即知识和创新是推动现代化的革命力量。因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时代,我国必须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时机,鼓励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避信息科技的边缘化和全球经济的波动化,促进与知识和科学相关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努力实现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战略大转移,并为综合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积蓄知识和技术动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知识创新,增强我国产业和经济的自生能力(he chuanqi,1998,1999);进而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跨越缓解资源约束,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尤其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
3.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国家在历史上的兴衰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相关,经典现代化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即历史性的跨越赶超发展必须依赖于新产业革命,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及经济数字背后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因此,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首先,我国需要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或重化工业化的倾向,实现工业重型化向产业轻型化转变,以警惕依据西方过时理论调整结构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陷入“霍夫曼陷阱”(hoffmann,1931);发展高科技企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尤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其次,我国需要以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化战略建构。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快以人均gdp、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服务业生产率等为指标的经济增长,促进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为指标的经济进步的发展,实现以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指标的经济转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即新型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战略、能源发展战略、材料发展战略、节约发展战略等,进而推进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6,(6).
[4]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安格斯.麦迪逊,著.罗汉,应洪基,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郑长军.美国新经济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赵月华,李志英.模式ⅰ: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韩民青.产业演进与大国兴衰——兼论中国崛起的产业演进背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2]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13]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14]刘世锦.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
[15]d.m.amidon.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the ken awakening. 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