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摘要:分析了知识社会的“以知为本”的 企业 机制,提出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的概念,对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进行细分,分离出知识资本和知识劳动,并赋予其相应的分配形式,阐述了“以知为本”的企业如何建立股权动态分配和职权动态分配机制的f*-l~,论述了“按知分配”的必然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论文关键词:知识 经济 ;企业机制;分配形式
在知识社会中,企业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但那时的企业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按人数或投资额甚至是设备生产能力来区别,而是根据企业内所含知识密集程度来衡量了。比如,根据知识密集程度可将企业分为“高知企业”、“中知企业”或“低知企业”。
在知识经济中,主导或支柱性企业不再是以钢铁、汽车、石油、化学为代表的 工业 经济时代的企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性企业主要集中在 电子 、通信、 计算 机以至科研、 教育 等领域之中。在美国如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在
本来按劳分配可以通过对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和劳动业绩等进行考核形成动态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股权动态分配是将这一机制移植到了股权分配之上,通过对员工的可持续性贡献、工作能力、职位价值、劳动态度和 发展 潜力等的评价、确定配股额,给员工以出资权(或认股权)。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核心力量、中坚力量和实现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不断使最有才能与责任心的人拥有重要的股权。股权动态分配机制既保证了出资者的剩余价值索取权,又在股权的安排上通过不考虑资历和工作年限从而稀释出资者的股权比例。这就既实现了 现代 企业 可持续成长所必须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又通过知识这种纽带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职权动态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