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三产企业是我国特殊经济时期的产物,其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对电力企业的依附关系以及不透明的业务联系,电力三产企业已经逐渐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平,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独立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电力三产 市场化 竞争
1 电力三产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电力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基于安置富余职工和家属的压力,以及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创办了与主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就业型服务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电力三产己发展成为一个涉足众多经营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产业化实体。
纵观全国各地的电力三产企业,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发展迅速,多元化经营。
随着
3 电力三产企业发展趋势
3.1 与主业剥离是必然,未来双方仅是业务伙伴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电力三产企业与主业剥离是必然的,这种剥离是全方位的。由于电力三产企业大多都实现多元化经营,有的已经实现市场化,大部分仍然依赖于主业生存,但同时主业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部分三产企业,因此,不同电力三产企业会面临不同的抉择。
与主业密切相关、技术含量和安全监管要求比较严格的业务,诸如电力规划与设计、输配电等,可以直接划归电力企业,成为电力企业的组成部分,或成立独立的国有企业,专门从事电力规划与设计及输配电建设。与主业联系相对不紧密、技术含量低的业务,如低压工程、酒店等业务,市场供应主体较多,可全面放开参与市场竞争。
3.2 工程总承包取代专业分工是电力三产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设项目投资工期限制以及技术和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业主必然要求降低或转移投资和建设风险,工程总承包模式正好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业主的客观要求。发达国家建筑市场有近一半的工程项目采取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国内工程总承包模式主要应用于土建领域,而在电力工程领域相对较少。
由于能够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质量不稳定因素,工程总承包将成为未来电力工程建筑市场的一种重要的承包模式。电力三产将会逐步打破目前按专业分工的业务模式,进而发展成为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
4 小结
电力三产企业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这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利益多重难以平衡,二是改革后对于安全的监管难度加大。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上打破垄断的呼声日益强烈,电力三产这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和利益格局必须打破,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是最佳选择。同时,各级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提高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电力三产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cn
[2] 国家发改委网站.
[3] 解小林.赵艳霞,电力多经发展的战略研究,供电企业管理,200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