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保荐人制度的法律特征及保荐人制度的作用,分析保荐人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保荐人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保荐人制度;股票发行
一、保荐人制度的法律特征
保荐人(sponsor),其原意为负责人、保证人或者赞助人的意思。在保荐人法律制度中,它特指对保荐对象履行保荐责任的金融中介机构。
保荐人制度,是由保荐人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和上市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承担风险防范责任,并在公司上市后的规定时间内继续协助发行人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督促公司遵守上市规定,完成招股计划书中的承诺,同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负有连带责任的一种制度。
保荐人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严格的资质条件。保荐人的资质条件比其它任何证券公司都要严格,保荐人除了必须具备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类证券公司应具备的成立条件外,还应具备适合保荐人自身业务和职责特点的资质条件。
第二,法定的担保责任。保荐人制度最具特色的是保荐人的担保责任,它将公司发行和上市后的持续诚信表现与其保荐人紧密联系起来,并建立了相关责任追究机制。
第三,较长的职责期限。职责期限是保荐人职责的存续时间,是保荐人履行职责行为在时间上的维度。职责期限是保荐人职责现实化的必要条件,对于保荐人履行职责的效果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保荐人制度的作用
保荐人制度是股票发行制度中的一种。我国目前实施的保荐人制度相对于以往的行政审批制和通道制有着明显的优势。
1.保荐人制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行政审批制下,拟发行公司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要征得地方政府或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所属证券管理部门提出发行股票的申请,经证券管理部门受理审核同意转报
四、完善保荐人制度的建议:
股票发行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完善保荐人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使保荐机构的保荐标准不再单一化,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企业都能得到股票市场的支持,让股票市场充分发挥其支持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削减保荐人的法律责任。将上市公司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责任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承担。
3.取消发审委的实质性审核权限,使保荐人应承担的责任明朗化,有利于提高保荐人的审核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运成,葛蓉蓉.股票发行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践.国际金融研究,2005,(2).
2.潘购,高国庆.保荐人行为的法与经济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2,(4).
3.李量.保荐制度将奠定证券市场长期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