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王文
【摘要】 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本文就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 预算考核
企业通过预算能够对企业未来的收入和开支进行预测,进而制定计划并保证预算的完成。但是,企业单纯的预算通常忽略了对管理行为的控制,而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的制定及实施进行控制,能够保证预算的合理开展,进而为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依据。预算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以作者所在的企业(a企业)为例,a企业属于稀贵金属行业,当前形势下国际金价的大起大落,使该行业面临的风险较为突出,需要加强预算控制,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本文就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
1、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这是预算管理最基本的职能。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源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预算管理在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站在全局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预算管理还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防止人为操控资源的流向,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了财务风险。
2、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得到实现
这是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预算目标的制定依据要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这就保证了预算管理的出发点与企业制定具体经营计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同时,预算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资源的使用符合预算计划,而预算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宗旨的,所以,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战略目标既是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因此,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3、使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协调运转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也会相应的扩大,企业的管理层只有协调这些组织机构才能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而通过实施预算管理,企业将各种资源的取得与使用编制详细的预算,并将预算作为考核各部门、各业务绩效的依据,对各部门、各业务进行协调,使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保持平衡。只有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统一,才能保证预算目标按照既定的方向运行,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整个企业价值链的相互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防止由于各部门的责任界定不清晰而造成相互推诿的后果。通过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保证企业成为高效率的组织。
4、为企业的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企业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将企业经营目标分为不同的预算目标,并将这些分目标的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进行考核,以便于对各部门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各部门及其员工奖惩和人事调动、任免的依据,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种业绩考核的方法更为合理,这是因为预算是在随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定的,是否按照预算进行经营反映了各执行主体的执行力度,这种评价方法较为公正合理。 [论文网]
二、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算赢余”问题
在企业中,下级由于从事具体的实际操作工作,从而更容易获得有关的数据,做出的各种预测通常比上级要准确的多,根据“自利原则”,从其个人利益出发,会在预计可能得到的收益上,相应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付出,尤其是在利用预算进行业绩考评的企业,下级更会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数据以获得容易完成的预算。而上级由于专业因素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难判断预算中是否隐含预算赢余及其大小。预算赢余会妨碍预算管理职能的发挥,使各部门无法有效率地工作,预算编制缺乏客观性。
2、“预算审批”问题
预算审批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个讨价还价的争论过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在审批预算草案时,多以预算结果满意度作为是否批准该预算的主要依据,预算管理导向不明确,不利于企业目标战略的实现。
3、“预算控制”问题
企业实行预算主要目的是通过预算控制费用,以使费用支出不超过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个是总是花光预算,不用白不用,因为预算在来年又要进行削减,另一个是为了节约费用,得到相应的奖励,削减一些必要的活动,减少工作量,这两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具有隐避性,很难准确判断,缺乏有效控制制度。就a企业而言,企业的预算控制存在第一种现象,即企业对于预算的控制不够严格,部门又缺乏预算意识,经常发生费用超支、领导签字增加费用的现象。
4、“预算考核”问题
在实际预算考核中,由于预算草案已经留下了足够的“加码”空间,使预算能够轻松完成,即使当预算无法完成时,又会以各种客观理由为借口为自己开脱,总会有一些你无法掌控的原因造成财务数据上的差异,通过为自己开脱,将这些差异“上溯”到另外部门,预算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最终使预算考核流于形式。a企业的原料产购产品销售权在总公司,各分公司没有销售权,仅是总公司的一个车间而已。但对分公司进行考核时,总公司使用的指标是利润,不仅不能准确衡量分公司的经营水平,还使分公司无法控制一些市场风险。
三、解决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预算管理的观念,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应树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观念,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这是企业预算管理成功实施的必要保证。首先,企业应该提供员工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预算管理的平台,并让大家认识到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同于经营计划,但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其次,企业应该明确长远战略和短期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宗旨,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再次,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即企业的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会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要明确预算管理时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职责,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最后,企业应该明确正确的预算管理思想及认识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的成功开展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全体成员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辅之以行动保证预算管理的成功开展。
2、合理编制预算,为预算管理提供基础
编制预算是预算管理的基础
,只有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编制预算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这包括对以前预算的执行、目前的市场变化及未来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及经营目标、经营活动的产出投入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正确的决策,即根据相关的算法确定预算指标数。在编制预算时,为了降低成本和费用,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既可以使用零基预算,也可以进行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基于作业的预算管理等。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编制客观有据的预算,并保证预算可以验证;第二,编制的预算的指标的口径应该一致,并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可对比性;第三,预算指标应该具有先进性,但同时要保证预算的制定不能过高或者过低,以免责任单位不能完成预算或者预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四,应该能够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参与预算制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在保证预算制定中的作用。
3、根据预算的执行流程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
从预算的执行流程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步骤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一是预算的审查。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并不能直接执行,而是需要经过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审查,只有经过审查的预算才可以正式执行。二是预算的分解下达。预算有年度、季度和月度预算之分。年度预算的执行时间较长,为了在生产经营中更好的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应该将预算进行分解至季度月度预算,甚至是旬、天。通过将预算进行具体化,能够及时监控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经过分解的预算,要根据不同的部门的需要分别传达。三是预算的分析讲解。预算下达以后,各部门应该对预算进行分析,并召开专门的会议,讲解企业总体预算以及本部门在预算中的地位及任务,让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便于参与到预算执行中。
4、从外部和内部分别加强预算控制
(1)预算管理的外部控制。企业预算管理的外部控制主要是指社会控制,包括经济政策、社会环境、市场状况对企业预算管理产生的阻力和动力。外部控制由于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不能完全避免。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主要依靠内部力量对预算进行控制。
(2)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建立预算内部监督机制和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并辅之以一系列的辅助措施。首先,建立预算内部考核和监督机制,就a企业而言,总公司对分公司应以回收率指标、加工费指标和利润双向考核;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使其不断改进。其次,预算管理责任制度,是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各个部门的责任预算,形成责任预算管理体系。责任预算为各个责任单位确定了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达到,则取决于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再次,辅助措施,主要包含相应的惩罚措施,有助于激发员工完成预算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总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并针对自身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预算管理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 靳霞:a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 舒文泉:对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2).
[3] 杨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j].华章,2013(6).
[4] 李兴元:关于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效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