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强盛,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人才流失、刘易斯拐点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富士康“六连跳”更是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究竟如何才能让国有企业应对目前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如何让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中扬帆远航。笔者认为,必须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一、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转型冲击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为主导,转向为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由传统农业为主导,转向为现代农业为主导,由传统工业主导,转向为现代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因此,在思想观念、社会管理和文化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巨大的深刻变化。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企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契机,并对中国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冲击,中国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应对转型冲击的重要举措
纵观世界企业格局,但凡是在重大国家危机中脱困和国际经济危机中扭亏为盈的企业,都是以超级凝聚力和高效沟通力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发挥企业员工的精神动力,克服困难、排除艰险、想出办法、走出危机。例如,二战后的日本经济,早已被战争摧毁地伤痕累累,国内各企业债台高柱、濒临倒闭等现象比比皆是。在生产要素等重要资源上,当时的日本各企业科技含量较低,工艺水平均落后,创新观念不足,企业前进动力薄弱,其产品在全球受到各国抵制。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狭长的岛国,在这样一个经过战争洗礼的国度,硬是经历了一代人的时间,摆脱了战后危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企业发展动力不容小觑。笔者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在各国传统的技术、设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管理因素方面,日本企业则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工作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员工信念、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宗旨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等软性要素。至今日本企业界仍普遍认为,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就是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领导着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和核心价值,培植出全体员工戮力同心共赴目标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被看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三、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指导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由企业和员工双方的需要,建立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和实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企业的创新、文化的特征都是以此为源泉的。企业的基本抉择、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都是以此为轴心加以控制、调节。企业的发展都是以此为核心而维系。
二是要加强核心领导力建设。企业核心领导力,既是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提升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决策力的掌控,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吸引和感召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在企业核心的周围,同心同德、同心协力,一起推进企业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共同奋斗。
三是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团队共进才能众志成城,因此,需要建立团队个体间共同的语言和沟通系统、团队界限的约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亲密
距离与奖惩原则等内容,以此过滤掉团队中的负面消极因素,将团队的注意力放到团队工作的重点上,全体成员才能更加高效地融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实现专心致志、主动担责、凝心聚力的良好状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要加强员工向心力建设。不少员工面对高薪资、高福利、高待遇的条件,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重视员工的合理诉求,甚至没有疏通的渠道。企业只是将员工视为冰冷的工作机器,付给其工作报酬。因此,员工感到没有尊严,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所以纷纷辞职。加强企业员工向心力建设,要突出人本管理,营造和谐的氛围,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真心实意地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员工生活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通过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员工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活力,留住员工的心。
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1、应避免照搬照抄、缺乏个性。他山之石,不可攻玉。企业文化应是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淀的精华,形成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文化,势必会产生水土不服的反应。建设好企业文化,应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企业环境、员工素养、战略目标等要素结合起来,体现企业特点,展示企业个性。
2、应避免表面化、形式化。一些国有企业在盲目建设企业文化时,办些刊物、想些标语、挂些字画,以为这样的形式就是企业文化了。有些企业,表面高唱企业文化,实则坚守公司利益,忽视员工主体地位,破坏公司规章制度,导致潜规则横行。
3、应避免过于抽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淀下的精神财富,是每个员工都能理解的企业精神。一些企业在提炼核心文化时,盲目借鉴古诗词、西方概念和绕口英文,忽视本企业员工的文化底蕴,最终导致提炼出的核心文化大家不理解、不接受,形不成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