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政府财力紧张、银行无钱可贷、企业无处融资的严重现象,“钱多”、“钱紧”、“钱荒”、“钱流”
等问题交织。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笔者建议,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我国经济政策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调整经济政策必须以坚持主题和落实主线为原则。主题就是科学发展,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政策的有效与否,关键是是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否实现了科学发展。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从全国行业、区域等角度进行现场调研和分析,对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支持性进行多维度评价,提出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意见。
二、对我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几点建议。
1.关于财政政策调整。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感觉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后两年相比,积极的财政政策好像也不“积极”了。在政府强调发展、发展、继续发展的引导下,一下子感觉钱不够了,钱“贵”了。政府原来出台的有些财政返还、财政补助等不知什么原因叫停了。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撑。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和政府性收费、出让土地或矿产资源等,而受经济形势的影响,除了一些资源性、垄断性企业外,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和发展困难,实现税收增长压力也很大。笔者建议,国家应适度调整财政收入的结构,加大发行国债、地方债的力度和规模,提高国债、地方债占gdp的比重。国债利率要结合存贷款利率可适度偏高,购买国债的人可以是法人、机构、或自然人。要适度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其对应的资金改为购买国债、地方债。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保有压,全面支持国家政策的落实,例如,加大保障房、廉租房的资金投入,注入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加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关于货币政策调整。
目前,很多企业感觉到融资难,融资不能及时满足经营与发展需要,银行也面临存款和贷款的双重压力,个别地区民间借贷猖獗,高利贷重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运行。笔者建议,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进行适度调整。一是实行“双高”与“低差”并存利率。“双高”是指存、贷款利率均要高于cpi的增幅,“低差”是指可比期限的存、贷款利率差额控制在两个百分点以内。二是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而释放的资金,通过金融机构购买国债、地方债来控制资金流量,政府再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投入到经济运行中,而不能把金融机构的资金放在人民银行“束之高阁”或“冷冻”起来。三是运用“窗口指导”的方式来调控贷款对象,调整贷款的多维结构。对一定地区、一定行业或一定规模的企业,要继续予以信贷支持,不能“一刀切”、“急刹车”。
3.关于税收政策调整。
目前,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名目繁多的收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和税制的不合理。笔者建议,一要赋予地方(可以是省级人民政府)对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征收“地方特别附加”的权利,减少地方收费项目,适度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例如,可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特别附加”,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收入分成比例,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二要扩大增值税适用范围,例如建筑业、运输业、租赁业等。三要改革资源税,规范与资源相关的税费项目。四是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总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地对我国经济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就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