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摘 要:中国制造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处于产业链的中下阶段还存在着整体结构偏轻偏软、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及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战略不明确等问题。要加快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就必须转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区域型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走制造业信息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破解之道   
  1 引 言
  
  当今时代,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称中国为制造业的“世界工厂”还为时尚早。我国制造业虽然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 强,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2.14%,日本的35.43%,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中国还远远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距离“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差距。
  
  2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结构偏轻偏软,大而不强。制造业发展要经历从“大”到“强”的过程,“大”是指制造业的发展规模达到比较高的阶段,“强”是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处于制造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自主知识产权阶段。这一阶段的制造业发展更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多地依靠资本、技术等来发展制造业。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就是“大而不强”,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制造业大量是来料加工,突出表现在电子工业,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没掌握在我们手里,这样就使得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处于基础地位的装备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但它在我国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0%。
  (2)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域间协调不足。我国制造业发展普遍存在着产业同构的问题,各地由于没有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或者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都在花大力气发展通信、计算机、生物医药、精密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而把传统产业冷落在了一旁,这样会导致产业内、产业间的恶性竞争。到头来影响了本地区制造业的升级,危害了制造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延误了本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
  (3)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研发强度不高。一个好的国际品牌已经不单是某一种产品的名字和产品质量标志,从更深层次看,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发挥着宣传本国思想意识、增强本国在世界上的认同感、传播和交流人类文明等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国拥有的世界级品牌太少,而且整体竞争力不高。另外,我国企业获得的专利太少,我国距离“核心创新国”标准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企业的整体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企业的研发强度明显不高。一般发达国家的研发强度是在5%左右,其中科技实力雄厚的少数发达国家的研发强度达到了10%甚至更多。但是我国大中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在0.8%左右,差距之大不能不使我国企业感到巨大的压力。
  另外,企业的内部结构、产业间协调、政府对制造业的政策也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快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要摆脱我国制造业发展困境,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部门要加大合作力度,增强技术转化效率和速度。具体措施有:
  3.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依然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领域,其出口所占比重达到 93.5%,进口达到 79.2%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海外市场最主要的高技术产品。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少数技术领域的产品贸易。我国作为制造业生产大国,要实现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我国优势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同时,迅速扩大其他技术领域的产品市场,提升其他技术产业的生产水平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产品贸易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阶梯状分布,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很有必要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拥有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可以偏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对于某些较为传统的产业来讲,由于人力成本、资源丰富度等因素,放在中部发展更具有竞争优势。中部地区也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等,能够为大部分传统产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空间。西部可以从中部转移相关产业,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缘优势和资源条件来发展合适的制造业。这样做不仅对于中部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发展步伐有利,而且对于利用西部相应的优势,发展合适的制造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3.3 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研发强度
  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品牌的作用,能够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的发展,乃至对于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在行动上要积极主动地创建品牌,并能够提升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使它成为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并通过深化品牌内质,达到传播文化、提高潜在竞争力的目的。品牌的塑造和深化要依靠技术的进步,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并与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结合战略。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应该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并通过畅通的渠道,使科技成果顺利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4 走信息化之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制造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尽快部署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各方面工作,使我国的制造业在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就积极应对。中共中央提出的“用信息化带动制造业现代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以实现制造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3.5 政府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政府要做好服务职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真正优惠的政策,政府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有效地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竞争,让多种所有制公开竞争,在竞争中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采取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从多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尽快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胡太强.高技术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量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2]王增涛等.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05,(3).
  [3]吕政.工业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j].长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4]陈永昌.破解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障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启示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安全探讨
    我国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我国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探究
    为何我国动画剧本的质量不高
    加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探讨
    浅谈我国政务微信现状及其几点思考
    我国房产税的改革与发展
    论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
    谈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