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市场经济主体而言,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既然第三方物流正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那么在现实的运作中,有必要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应对措施;运作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化,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更好地采用创新的理念与技术。许多企业为了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都逐渐将一些原本由企业自己来实施的物流活动交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效率。
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第三方物流含义
2001年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物流服务内容有限,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设施、技术水平落后;我国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比较低,主要集中在对基本常规项目的需求上,如运输、配送以及保管等,而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的需求还很少。
(2)国外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第三方物流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享有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的美誉。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中发展是最快的,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业被认为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欧洲,尤其在英国,普遍认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日本政府认为物流也对提高国家经济活动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1998年日本内阁会议颁布了《物流业发展对策大纲》,基本目标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际水平的物流运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大量的建设,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物流系统网络,还有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欠佳。
国外的物流企业不断入侵中国。虽然中国对物流领域实行保护,外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限制,但是他们还是通过各种途径占领了中国的物流市场。日本的通运、三菱和英国的英之杰等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建立物流机构和货运网络,他们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对我国的物流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还有国内传统物流业的冲击。中国传统的物流企业拥有许多的物流硬件资源,有着政府的支持,有自身的品牌和客户,凭借这些优势,一旦他们在观念和体制上完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竞争能力一定会加强。另外,国内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物流服务,仅仅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
②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中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他们规模较小,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在整个物流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
③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水平低。
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许多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水平较低。我国物流硬件总体不发达,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及物流中心、仓库等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我国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的整体装备存在不足,交通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物流的自动化处理能力比较缺乏,立体仓库、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服务的基础,而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程度较低,因而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过程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有限,这进一步影响了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④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无法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让一些想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退避三尺,这是由于物流企业缺乏市场开拓的力度和缺乏高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另外由于服务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了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的整体水平徘徊不前。
⑤缺乏物流管理人才。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我国不过才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这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企业认为阻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最大障碍是难以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目前,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偏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为客户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物流专业知识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2 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措施
(1)优化物流运作软硬件环境。
近年来,我国在物流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方面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了应对全球新经济的到来,我国加紧对基础设施和基础项目的建设。比如: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和航空港建设正有步骤地进行。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对软件要素的提升也在不断做出努力,制定和完善许多法律法规。具体有:简化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程序,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取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制定相关物流法律法规等。物流法律法规对保护物流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各种物流行为,促进了物流业健康发展。尽管目前物流行业仍存在诸多法律空白,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建立了行业规范标准,才能使一批劣质的物流企业被淘汰出局,为优质企业的进入扫除障碍,优化整个行业的运作,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效益。因此,软硬环境优化是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要素。
(2)积极培育物流市场。
首先,强化物流市场主体即物流企业准入制度建设,同时规范各种物流行为。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致使现代物流技术在这些企业中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各类物流公司繁多,规模、水平参差不齐,妨碍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结构上的协调发展,影响大型专业物流服务的拓展。实行并规范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种物流行为,可避免皮包公司和“图章公司”扰乱市场,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市场管理体系。培育完善的物流市场,必须推进物流市场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政府在物流市场管理中的职能,切实加强政府对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的宏观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以及我国物流市场的现状,我们认为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的、跨地区、跨部门的现代物流工作协调委员会。该机构应设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从而可以建立统一完整的大物流市场,实现物流向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变。
最后,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针对专业物流人才缺乏这一现实,各级政府以及各个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抢占物流人才制高点,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引进物流人才,优化物流人才结构;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尽快满足物流企业急需人才;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发展物流专业高等教育。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育物流人才。
(3)加大物流需求开发力度。开发物流需求是培育物流市场的关键。具体来讲,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在强化自身物流管理的基础上,确立物流职能,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及设施,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又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同时,物流供给的形式、质量以及能否给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的经济效益是决定企业是否会参与到物流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说供给会从另外的角度促进需求,所以要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例如:开展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服务功能的集成和延伸,开发库存融资、质押监管、物联网等服务项目。应尽快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4)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理。
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同时,欧州有24%、美国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已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欧洲62%、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据统计,199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的收入为150亿美元,1996年为25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第三方物流将以15%~20%的速度递增。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因而,作为后发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大国,应树立新观念,立足于高起点,力争实现我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5)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
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政府应指定国家技术标准管理机构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如统一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送标准等;对物流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环境保护责任法等,以保证物流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进行。同时,支持并敦促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统一物流用语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加快、强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物流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中国物流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小、乱、杂的竞争环境,同时又要面对国外巨头大、精、专的竞争。而利用信息化实现差异化的服务竞争已经成为面对挑战、提升实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3 结论
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但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现在处于多数的小型物流企业应该本着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运用兼并、资产重组等形式,重新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健全网络,把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姜春华.第三方物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