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摘 要] 我国的地方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地方产业集群中存在着“逐底”和“锁定”现象,因此,对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产业网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以不同方式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通过大量的外部联系寻求与全球产业网络的融合,力求最大程度地获取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地方产业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从而提出促使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地方产业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地理区位积聚降低交易成本及生产成本,获取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创新的扩散,表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地方产业集群也存在着“地方网络陷阱”,导致部分产业的衰退和迁移。我国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存在着“逐底”和“锁定”现象,因此,对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产业网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以不同方式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通过大量的外部联系寻求与全球产业网络的融合,力求最大程度地获取价值(humphrey & schmitz,2000: humphrey,2003)。嵌入全球价值链,增强本地网络与跨国领先公司的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是促使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有效途径。嵌入全球价值链,给地方产业网络带来频繁的外部联系,帮助地方产业网络突破“区域锁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bunnell & coe,2001;batheltet al.2002;coe & bunnell,2003)。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特别是那些依赖海外市场的加工工业基地,由于企业所从事的是成熟技术生产,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企业相互之间是争夺定单的对手,彼此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立起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相反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与海外客户或合作者的交流上。也就是说,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来说,全球联系比本地联系更重要(王缉慈,童昕,2002)。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大规模、全方位地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全面地同全球产业高度融合(金碚,2003)。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嵌入全球价值链也给地方产业网络带来更多的挑战,频繁的外部联系使地方产业网络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更加严重。它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为本地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随时有可能威胁到本地企业的发展。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波特的价值链最为流行,不过寇伽特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却更为重要。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被称之为价值链。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期,寇伽特(kogut,1985)则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寇伽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价值链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方面,克鲁格曼(krugman,1995)曾经探讨过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由此,使得价值链中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成为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此后,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使用“片断化”(fragment)来描述过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他们认为,这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分离是一种全新的现象,这就使同一价值链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跨界生产网络被组织了起来,这一跨界网络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完成,也可以由许多分工合作完成。上世纪90年代的格里芬(gereffi,1999)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全球商品链理论(gcc)。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gvc)是在格里芬的全球商品链理论基础上由众多学者提出并完善的。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unio,2002)。
  随着低成本优势向其他南亚国家转移、人民币升值,中国地方产业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刻不容缓。地方产业网络升级困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不足。地方产业网络创新能力不足,给产业网络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困难,甚至严重威胁网络内企业的生存。一方面,对于民营型高新技术地方产业网络和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网络而言,创新意味着生命,这些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积极通过价值链联系参与全球的产业网络,纷纷与跨国公司结网,努力成为全球化网络中的一员。但是,随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源源输入,本土企业常常会形成对跨国公司的严重依赖,从而导致本地企业之间联系匮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失,或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长久下去,极有可能沦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一个丧失自主性的结点,面临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的威胁。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地方产业网络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产业,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对企业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目前,中国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他们不重视创新,把低质量、低价格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产业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受到限制,因此,导致网络内企业之间模仿多于创新。

  2.价值获取能力低下。由乡镇、民营企业集聚所形成的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产业网络在全球联系中获取价值能力也非常低下。一方面本地企业满足于oem方式的接单生产,失去了主动朝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的动力,他们在价值链中定位于价值量很低的生产环节,从而导致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价值实现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力丰富,但是地方产业网络没有形成特有的区域品牌和核心公司品牌,绝大多数产品在国外市场贴牌销售,导致价值大量流往国外。
  在此,可以用中国——西班牙的鞋业链条为例来说明(见表1)。2002年,我国对西班牙出口鞋4753.99万双,总出口额为1.99亿欧元,单价为4.19欧元/双。而同期西班牙鞋业仅向法国出口2682.39万双,就获得了4.15亿欧元的总收入,单价高达15.48欧元/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西班牙处于全球鞋业价值链条中的不同价值环节。 

  从1998-2002年,中国对西班牙鞋业出口总量从2197.74万双提升到了4753.99万双,总价值则从1.46亿欧元上升到1.99亿欧元,4年间总出口量增长了116.3%,而总价值只增长了36.1%,每双鞋的价格从6.66欧元跌到4.19欧元。同期,西班牙对法国虽然出口总量上升了26.45%,但是,出口价值却增长了35.18%,每双鞋的出口单价也从12.69欧元上升到15.48欧元。再把比我国总体水平还落后的越南纳进来,虽然我国2002年鞋业对西班牙出口总量占西班牙进口总量的45.60%,而越南只占9.57%,可是在西班牙鞋业总进口价值中我国只占24.10%,而越南则占到了16.33%。
  
  三、地方产业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
  
  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在某一产业整个全球价值链条众多价值环节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按照各个价值环节增值能力,可以把整个价值链条划分为若干环节或片断。也就是说,整个价值链条内部具有价值等级体系特征。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一般就是全球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整个价值链条的全球治理规则也是由这些核心环节所决定的。按照增值能力的高低排列,那么各地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一种严格的等级体系,全球价值链的价值等级体系与全球各地比较等级体系相匹配的过程就是全球价值链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垂直分离和空间再构的过程。当地方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时候,地方的比较优势就决定了地方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以便确保竞争优势。现实世界中同一价值链条上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之所以存在等级体系,是由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所决定的。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可以划分为全球价值链、跨国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和地方价值链等四个等级(见表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好比“一串串珍珠”,将颗颗“珍珠”(产业集群)串起来的条条“金线”就是全球价值链。目前,中国不同类型的地方产业网络已经不同程度嵌入了全球价值链,而处于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出口加工型地方产业网络与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最高。对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采取fdi直接投资的形式,促使外向型、出口加工型地方产业网络的形成。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投资的重点是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跨国公司龙头企业在沿海区域的入驻,吸引了原有的供应商和下游配套企业迁入中国扎营,从而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产业规模的扩大促成了中国本土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这种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彼此分工协作,促进了地方产业网络的产生。对于传统型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和劳动密集的特点,主要通过承接跨国公司的海外订单,采取oem生产方式。到200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的80%都采用外包方式组织生产,其中有400多家在中国开展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产业网络通过oem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融入全球产业网络。对于由大量中小型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网络,很大程度建立在跨国公司技术本土化的基础上。目前,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对跨国公司还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随着地方产业网络进一步的发展,将由odm转向obm,这种类型的地方产业网络也正逐步嵌入全球价值链。
  
  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网络升级路径和对策
  
  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主要是指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价值能力不断上升的过程,要想改变在价值链中的被动局面,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网络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kumphrey和schmitz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升级模式:(1)过程升级。通过对生产体系进行重组或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投入产出率,使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2)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种,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款式,以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与对手进行竞争。(3)功能升级。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4)链的升级。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价值链。
 
  价值链治理研究的先驱gereffi始终乐观地认为,以半层级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网络会持续地表现出一种类似阶梯式的升级路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这一规律可以通过东亚众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进程加以佐证。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台湾pc地方产业网络利用广泛的外部联系,在国际领先公司的推动下,快速实现了“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同时,随着中国台湾pc地方产业网络内公司对国际市场的把握能力增强,他们便开始独立设计产品并生产制造,甚至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进入了自主营销的价值链环节,实现了“功能升级”。在研究产业升级演化中还有委托组装(oam)、委托加工(oem)、自主设计和加工(odm)以及自主品牌生产(obm)等研究思路,不过该产业升级的研究思路一般只涉及外包所形成的地方产业集群。
  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网络内部;另一方面来源于网络整体。从产业内部来看,主要利用内部联系提升网络创新能力。从产业网络整体来看,主要以积极开拓和合理利用外部联系来提升地方网络获取价值的能力。
  1.增强内部联系,提升地方产业网络创新能力。要提升地方产业网络的创新能力,应从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入手。从企业角度分析,首先,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创新的产生。其次,地方产业网络内的企业既要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提高产业网络的“根植性”,同时,也要发展与区域外企业的互动,保持地方产业网络的开放性,加强交流和联系。从政府角度看,要积极构建地方产业网络的创新支撑体系。首先,政府要加强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吸引企业入驻,为网络内联系的产生提供优良的硬件支撑,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其次,政府要培养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提高地方产业网络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产业发育氛围,促进企业创立和网络内交流,在政策和法规、财税制度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2.开拓外部联系,提升地方产业网络获取价值的能力。地方产业网络要结合产业特征,了解所处产业的价值来源,对比地方产业网络在价值链中的定位和价值获取的现状,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定位,利用外部联系网络找到价值链中那些价值增加潜力较大的环节,并立足自身特色,不断朝价值潜力大的环节跃进。通过地方产业网络的自增强效应,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提高地方产业网络所处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获得更多的价值,促进地方产业网络实现持续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
    基于入门阶段日语平假名与片假名有效教学法…
    基于ESA理论的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应用于二语写作教…
    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应用数据分析探究
    基于Web的高职院校电子类实训室综合系统的设…
    基于LabView的核磁共振测井仪测试系统的研制…
    基于聚类及融合技术的数字图像文字提取与识…
    基于MATLAB的简单图像处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DSP的AVS帧内预测的优化算法
    基于电子技术的氧碳对太阳能级直拉单晶硅品…
    基于BP神经网络输电线路山火隐患点识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