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关于对构建西南旅游产必大协作区的探衬
论文关键词:西南 旅游产业 协作区
  论文摘要:大西南旅游协作区的构建,就是在大西南跨省区旅游资源密布圈和旅游产业密集带进行跨省区协作,凸现大西南特色旅游资源,以迅速提升大西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引资;引才、开拓海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江泽民主席在西部大开发的指示中,强调西部应当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这一指示非常重要,完全切合西部的实际。一些著名学者也把“特色旅游工程”作为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把它称之为西部开发中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那么,如何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旅游呢?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进行体制创新,整合西部特色旅游资源和业已形成的产业优势,迅速提升西部旅游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提高引资、引才、引客的吸引力。构建“西南旅游产业大协作区”的设想由此而来。
  一、建立西南旅游协作区的必要性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旅游客源的流向往往受具有高旅游资源密度的旅游产业聚集带吸引力的支配。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的战略,就是以散布各相邻地区的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带动成片资源开发,形成大宽度的旅游资源密集圈、旅游景点品牌集群和旅游产业密集带,将其打造成大区域国际旅游名牌形象,以其无以伦比的知名度,确立持久的竞争力。美国的夏威夷、东海岸、西海岸是如此,加勒比海地区也是如此。
  在我国,由于受省区界限的制约,使像大西南这样旅游资源密集分布、特色明显和具有建立旅游品牌集群的地方,旅游产业却彼此孤立地发展。各省区分别制定产业规划,分别开发和利用资源,分别以名目繁多的品牌分散地推向市场。旅游企业的合纵连横也被省界、区界,被部门利益所束缚。本来以多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与独特自然旅游资源完美结合为鲜明特征的西南地区,被人为地冲淡了其特色,造成一个地区一个特色,让市场不能清晰辨识和认同;本来可以形成有互补意义的大规模品牌集群,却以众多单一品牌面向市场,各自出资搞形象宣传,彼此形成替代关系,客观上相互打压市场形象,难以形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声势和高知名度,降低了市场吸引力和引资引才的号召力;在微观方面,旅游业难以形成打破省界、区界的合纵连横,企业地域化现象非常突出,少有跨省区布点、规模大、实力雄厚、专业分工清晰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与专业化运营,又使旅游产业界省、区际关联度不密切,如仅云南二省,即有各类旅行社307家,且大多都是地区、县等地区性旅行社。
  西南旅游业的发展,今天正面对着两大发展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的背景,勿庸置疑,这不仅仅使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白热化,而且发达国家的旅游界同行将加入到我国旅游业的竞争中来。二是“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它给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能否抓住机遇,并积极主动加入国际旅游市场竞争,需要变换思路,尽早找出对策。“大西南旅游协作区”的构想,就是着眼于上述两大背景因素。首先,在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富饶的中国如果没有跨省区的旅游资源密布圈和旅游产业密集带的跨省区协作,打造鲜明的由系列品牌凝聚成的国际知名品牌形象,那么要在本世纪20年代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总是只有分散的旅游区(点)品牌,如何竞争?因此,有必要把手掌捏成拳头。其次,在西南省区,旅游产业是最为成熟的产业之一。所谓“成熟”,是指旅游接待能力初具规划,既有大量高品位的资源品牌,更有成片的待开发资源。西南地区大开发,现有的成熟产业应起带动作用,更何况旅游产业关联度强,不仅旁侧效应明显,而且还是西南地区特色产业的孵化器,能直接推动西南地区农牧林生态开发,各民族工艺品开发生产和村乡经济的综合发展。通过大协作区的建立来振兴旅游经济,可以使旅游业发挥龙头作用,引进资金与人才,启动西南地区新的开发与发展历程。


  二、大西南协作区的构想
  在大西南(将广西也考虑在内),以川北九寨、黄龙旅游区为顶点,向西南与东南方面各划一条线至云、桂国境线,以云南瑞丽沿国境经西双版纳直到广西北海市为底边,存在一个旅游资源密集的、略向两边鼓出的大三角地带。其在四川境内,拥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达3处、国家一级风景名胜区9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在云南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24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投入接待的各类景点200多处;在贵州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4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7处,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已达1000多处。广西在大三角区内的旅游资源亦不胜枚举。山水地貌、民族风情、动植物与森林景观、各民族风物、历史文化景观、现代建设景观、边关风情景观等各类型、高品位旅游资源,如此高度浓缩在这个相邻四省区大三角内,可谓世界罕见。黄龙、九寨、大熊猫保护区以及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布点在大三角内的各个方位,实际上也形成了名牌群落。这是建构“大西南旅游协作区”的客观基础。有这么优越的建造旅游产业的密集圈,打造中国大西南旅游这一世界知名品牌集群的条件,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实在是一大遗憾。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密集与现有产业规模条件,通过制度创新、以知名景观带动成片旅游资源开发,巧打“大西南旅游”这张牌,应该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三、大西南旅游协作区的打造
  所谓“大西南旅游协作区”,是指川桂黔滇四省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密布和旅游产业密集的有利条件,建立名符其实的跨省协作,整合大西南名牌景观与闲置旅游资源、秀美山川与优良生态资源、古老文化与民族风情资源、内陆纵深与边关风情资源,整合大西南现有旅游接待能力和人才条件,整合大西南旅游业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上的形象,在区内形成核心(名牌)——边缘成片扩散性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在区外与海外形成市场综合吸引力,迅速提升大西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引资、引才、开拓海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大协作区指政府引导、协调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即各省区政府打破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省际界限,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体制,对外以一个声音、一个品牌集群、一条产业密集带说话。它体现为一种积极主动适应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政府行为。这里的大协作区与现行的优势互补跨省际协作区有重大区别,后一种协作区虽有合作基础,但易于形成相对的区内优惠与区外排斥,不利于国内统一的市场形成。而旅游协作区则是指具有强替代性特征的省区间,通过政府与产业界合作,将替代关系转化为互补关系,将彼此压制的不良竞争变为彼此推动、形成合力的关系,提升大西南旅游产业在海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运作来看,大协作区可分为松散表面型、紧密内在型两种协作类型。大西南旅游协作区应是一种紧密内在型模式,即建立跨省区的协作机构,打破省际界限来制定开发与保护资源、海外形象宣传、交通网络建设的规划,组合跨省区样板线路,作出大区域性的财政投入计划,并对协作机构形式、协作内容、实施步骤、协调方式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微观领域的跨区协作进行引导与推动。
  同时,在旅游产业微观领域,还要推动建立“协同整合市场运作”机制。这一机制是指在协作区政府持续有力的引导推进下,大区域内旅游产业界通过机制创新,建立经营协作与联合。它体现为一种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行为。这一机制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产业界大联合的中观层次,即建立旅游相关产业的公益性、非赢利性“旅游业联合会,’(行业联合组织)。这一组织应起到以下作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协助政府制订协作规划与政策,推进企业间无省界合纵连横;集中会员资力在海内外设立促销机构进行市场开拓促进工作;按多数会员利益进行人才培训、引资搭桥、整体形象宣传、信息调研、与国际旅游行业协会合作交流;在区内进行行业自律等。第二层次是微观层次,即旅游业界按市场规律合纵连横,如建立跨省界、广泛布点、专业化经营的有雄厚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或者展开多种形式的跨省区企业合作。所谓“协同”就是指打破省区际边界的多种组织协作形式,体现为按市场原则办事的机制创新。所谓“整合”,具体指各种协同形式起作用的过程与效果,即形成资源、人才、市场开拓的合力,形成品牌集群与大区域综合旅游形象。


  大西南旅游协作区构想,是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的现实途径。它的建立在我国还将产生示范推广作用,有力推动大西北、大华北、大东南旅游等协作区的建立。旅游理论界与产业界有必要予以重视。如何把“大协作区”与世界旅游消费市场趋势更紧密地结合?打造什么样的标志性品牌?如何把构想变成操作性方案与步骤?这些深一步课题尚需集思广益。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关于黄河干流水资源优化调度的研究
    关于对电机与拖动技术实训的思考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思考
    关于车间现场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思考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探讨
    关于阅读理解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控制要素的解析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关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