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核桃产业;优良品种;林业生态循环 经济 ;产业化经营;云南省
论文摘要:云南省核桃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然而核桃产业 发展 中还存在着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重栽轻管,群众商品意识不强,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缺乏适合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提出加快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倡林粮间种,发展循环经济;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化标准建设;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策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名片战略.
山区经济要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核桃是云南省在多年发展山区经济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核桃产业正逐步成为广大山区、半山区林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160万hm2(2400万亩),年产量超过28万t,产值超过7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其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一定规模的核桃商贸企业有500家、从业人员约4000多人,核桃贮藏、加工量约48000t,产值超15亿元,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中东、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当前国内核桃产业发展热情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打造云南核桃品牌、提升核桃产业发展水平,引导云南核桃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需要业内人士理性思考,认真对待.
1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1.1外部环境分析
核桃、扁桃、腰果、榛子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全世界约有40多个国家栽培核桃,
3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又好又快 发展 的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云南省适宜核桃种植的范围较广,但海拔、温度、降水量、土壤等 自然 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发展核桃种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土壤肥力和结构,选择适宜生长、单位面积产果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核桃品种和种源,才能保证核桃产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最佳的 经济 效益.
为了改变目前栽培品种混杂的局面,应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适宜核桃种植地区每个县(市、区)优先发展3个左右主栽品种,同时合理搭配其他辅助品种,适当引进经过试验研究成功的外来优良品种,淘汰缺乏市场的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生长表现优良的核桃种质资源来发展核桃产业.
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快育种研究步伐,争取尽快解决温凉地区缺乏耐晚霜核桃优良品种的现状.
3.2提倡林粮间作,大力推广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展核桃产业的过程中,为高效利用和保护现有耕地,解决林、农争地现象,应提倡林粮间作.在有耕作条件的缓坡地上,每667m栽植12~15株核桃,幼树期间,可间种矮秆作物、豆科作物及绿肥,既能确保林农近期收益不受影响,又能保障核桃树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还应大力推广以山区林地资源为基础、以核桃种植为立足点、以生态养殖为突破、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畜促沼、以沼促果、果畜结合的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构建“核桃一绿肥一饲料作物一生态养殖一沼气一核桃”的山区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核桃壳制取优质活性炭,还可以将核桃壳加工成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通过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核桃壳的资源化处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对治理环境及发展当地经济都有巨大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核桃不同的生产期,指导农户精细栽植,加强水肥管理和树体修枝整形,切实搞好核桃病虫害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应对原有产量低、品质差的泡核桃再次进行嫁接改造.
向林农推广和普及核桃商品化处理实用技术,引导他们适时采收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分级,以提高核桃初级产品的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在农历白露节令后采收,能保证核桃的质量,质量保证了林农的收入才能增加.不同的品种成熟期不同,因此核桃采收应严格分品种进行.同一核桃品种的青果开裂10%左右时即可进行采收.核桃采收后应及时进行脱皮、清洗与干燥,有条件的农户可购买核桃青皮剥离机、核桃果清洗机和核桃热风烘烤设备,无烘烤条件的,可在洁净的水泥地面摊开自然晾干,要绝对避免用柴和煤直接烘烤核桃.
3.4加快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
加强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尤其是加工工艺标准建设,制定核桃贮藏、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督,确保质量安全.针对过去云南一些深加工农产品档次不高,包装简陋的弱点,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应对核桃深加工产品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包装,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3.5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战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核桃龙头企业是林农与广阔的大市场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广大山区、半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相对集中的核桃主产区,坚持引进大企业与壮大现有企业并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等形式和办法,完善财政、 金融 、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议各州(市)核桃行业的龙头企业相互联合,组建云南核桃大型股份制企业并争取上市,以解决云南核桃深加工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6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云南核桃名片
充分利用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