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认为中等地区物流发展要从基础设施,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物流业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产业,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发展、调整产业升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机会,2009年,国务院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强调了区域物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或一个经济区域或一个城市区域内的物流,它处于相同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之下,受到相同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区域物流进行研究:一是微观层面。通常运用数量化模型工具,从公司的现实情况研究物流基础设施、合作协调、配送体系和供应链运行模式等问题(仲维庆,2008;叶杰刚,2000);二是中观、宏观层面,研究政府的职能、物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西方国家比较,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和理论,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有较大差距(j.geunes,et al,2002;donald j.bowersox,et al,2004)。虽然我国区域物流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国内很多学者(游佳,2010;敖丽红等,2007;杨志梁等,2009;郝玉龙等,2007)对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地区具有优势地位的粮食、有色金属等原材料都是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物流运营成本很高,伴随着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中部地区各产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如何建设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物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国物流网络中,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是全国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2009年的数据,中部六省200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152万亿元,占全国的19.7%,2009年货物周转量为2.0732万亿吨公里,占全国的20.9%,铁路营业里程18493公里,占全国的23.2%,公路里程102.099万公里,占全国的27.4%,高速公路1.6316万公里,占全国的27.1%,邮电业务总量达到4227.2亿元,占全国的17.9%,从投资角度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66952万亿元,占全国的21.7%。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没有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在全国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这必将阻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中部地区未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生产基地,中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市场提供强大动力。近年来,虽然中部地区的物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资流通体系
  物资流通体系通常是指批发行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批发。目前中部地区物资流通体系还处于欠发达地位,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物流规模较小,企业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同时,服务项目有限,很少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快节奏的现代物流要求,与内地物流中心地位还有较大差距。
  
  (二)外贸流通体系
  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晚,速度缓慢。从历史数据来看,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划分的进出口总额要少于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统计的进出口总额,这充分说明,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比较,中部地区的进出口经营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区域内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相互之间各自孤立,很难集成规模化效应,对区域外的影响力有限;知名企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偏低,发挥对外开拓市场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商品市场建设
  商品市场建设是区域流通体系的重要环节,大型商品市场建设是一个地区流通体系建设标志。中部地区的商品市场数目与交易额还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但是,商品市场数目占全国的比例高于交易额占全国的比例,这充分说明硬件基础建设好于市场发展水平,中部地区的商品市场交易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基础设施水平
  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不大,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交叉明显,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同时,在主要的运输途径上,突显结构性矛盾,客货运输能力也相当有限。与东部地区相比,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货运枢纽的效率偏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各种物流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物流储运和集散的现代化设施缺乏,从而导致运营效率偏低,阻碍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总之,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渡时期。区域内经济水平欠发达,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企业规模偏小,从中部地区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物流业水平来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结合自身区域经济特点和区域物流发展实际,吸取国内外其它区域物流发展经验,形成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二、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目前,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需求量明显不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必须培育经济市场,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基地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因此,可以采取一种基于现代区域物流与现代贸易相融合的集成发展模式,利用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综合效益,不断向区域外进行商品的扩张和渗透,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拉动物流的需求量,带动
区域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贸易的繁荣,从而实现跨产业、跨行业的横向、纵向的整体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贸易辐射力为导向的,以现代区域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贸易、大物流功能格局。因此,为了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产业集群优势,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贸易集成运营的区域物流系统就是以综合性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信息系统为保障、辐射区域内外的物流网络结点为拓展,构成以物流基地、信息系统、网络结点为结构的立体发展模式,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
  
  (一)物流基地建设
  为了增强中部地区物流市场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政策优惠等办法,建立一个集商品储存、货物运输、流通加工及其它配套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物流基地可以吸引众多的相关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使物流的运营、管理、服务由分散化、单一化向集成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将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售后服务、资源共享等各种功能整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物流与贸易的整体互动、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对社会现有的各种物流资源和贸易资源进行科学调研和有效整合,加强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流程与国际接轨,加强对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综合性区域物流基地。
  
  (二)信息系统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部地区的很多物流和贸易企业之间缺乏及时公开准确的信息资源,这种情况影响了中部地区物流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实现信息在企业间的快速传递,增强企业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系统建设首先需要对区域内的各种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区域内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区域内的广大物流企业、贸易企业、辅助单位和客户之间开展商务往来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网络采购、产品网络销售、货物的库存、运输、配送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网络采购和网络销售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高效的市场开发模式,缩短了企业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响应时间;货物的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及配送管理,可以整合区域内多家物流企业的不同仓储运输配送条件,从全局范围内协调企业各自的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集约整合优势;公共信息服务的功能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市场之问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完善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区域物流的市

场化管理提供服务;顾客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与顾客的信息交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产生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结点建设
  由于中部地区面对区域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环境,所以,必须向区域外更广阔的贸易、市场、服务等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对区域外的商品集散功能,扩大辐射影响范围,突破地区封闭,与地理位置相邻省市加强物流贸易往来,通过寻求双赢的有效结合点,采取租赁、协作、融资等现代管理技术对现有的物流和贸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网络结点,不断向区域内外提供货物运输,加强商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把物流基地产生的聚集的效应逐级向外发挥作用,将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结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多、范围广的物流网络体系。
  因此,通过加强物流基地、信息系统和网络结点建设,逐步构建成具有多样性、系统性、辐射性等特点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发挥网络的渗透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区域外市场所产生波动影响,形成立足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现代区域物流网络空间体系。为了实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充分协调,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动态合作步伐,建立实验示范区,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体制创新,将现代物流与贸易往来有机融合,建立协调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外有形的贸易市场、无形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互平台的有机结合,带动批发、零售、连锁经营等行业的市场联动发展,扩大交易数量和辐射范围,特别是加大网络交易的力度,在区域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逐步构筑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系统,进一步推动区域物流现代化的发展。
  
  三、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实现方法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而完成物流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快速及时目标和低成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前提
  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和国家内部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部分服务业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向国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给中部地区的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能否将一个产业转移成功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这个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重要,假如投资环境较差,产业就不可能转移到这个地区,即使勉强转移过来,也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交通运输是否便利,区域物流产业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则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中部地区在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二)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博弈关系,但是,基于利益的驱动,企业之间往往又有合作意愿。那么,为了保证整体效益的优化带给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需要企业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通过机制创新和有约束力的契约来实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方企业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激励合作企业为了保持自身在合作博弈中的地位,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主动在客户服务、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它是建立合作机制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明确合作产生的额外利益在企业间的合理分配,以及各种成本和风险的理性承担,从而提高企业的合作利润,降低由于市场的波动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实现区域物流的整体效益,以及行业利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物流信息共享系统是区

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区域的物流信息系统,突破各个企业信息独立的局面,在区域内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由于中部地区的物流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所以,可以采用基于asp模式进行信息系统的资源开发,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通过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种技术、信息资源,建立动态数据库,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通过此方式将区域内物流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用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加强与区域内外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从信息资源交互到企业联盟的多领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的最优化。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部地区在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信息技术落后、区域物流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区域物流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必须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重点加快物流基地工程、转运设施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应急物流工程等工程建设,开辟一条符合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之路。本文针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征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基于现代物流贸易集成运营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新模式,对中部地区的未来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宋玉祥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50-51
  [2]郝玉龙,穆岩以市场一体化为平台加快区域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7,(8):18-20
  [3]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8(1):38-40
  [4]叶杰刚,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概况[j],经济学动态,2000,(11):43-45
  [5]游佳,西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3):30-31
  [6]仲维庆,国外物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08,172(7):107-110
  [7](美)donald j.bowersox,david j closs,m.bixby cooper:供应链物流管理_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8]j.geunes,pardalos,romeijn,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dels,applica—naris,andresearch direction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2002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闽西北地区果树生产发展策略
    对我省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
    沙漠地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
    徽州地区当代民间法研究
    哈尔滨地区葡萄越冬防寒需注意的问题
    吉林省中部不同时期玉米病虫害防治
    天津地区上市公司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动机…
    如何构建豫西山林地区旅游高速公路的环保功…
    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型复合保温墙体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从化地区近2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建立共青团工作“大团建”,探索高校与驻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