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聋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一次主题为“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的公益讲座中讲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培养,对其人格的塑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更需要加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不能更好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健康现象。我们应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异常现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来适应社会。
  一、聋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行为障碍,如违反纪律频繁,儿童多动症,行为粗暴、打架,攻击性、反抗性强;
  2.不良习惯,包括吮吸指头、衣物,喝酒、吸烟、习惯性抽搐等;
  3.性格障碍,包括猜疑与抑郁、狭隘与嫉妒、怯懦与自卑、对立与破坏、偏执等;
  4.品行障碍,如偷盗和说谎、逃学和离家出走等;
  5.儿童神经症,包括儿童恐惧症,儿童强迫行为,儿童神经衰弱等。
  二、聋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听觉障碍是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聋生由于耳聋的局限,限制了其自然地发展语言,这就直接阻碍了其语言以及思维的发展,从而导致心理异常。据调查,某聋校125名(男70、女55)聋生作的scl-90测试,结果也证实聋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容易“烦恼与激动”(78.4%)这是情绪易波动,遇事往往不能较理智地来思考的一种焦虑症状的反应。绝大多数聋生由于言语机能的削弱,他们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便有特殊优势地位,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较慢,致使第二信号系统对皮下中枢的控制与调节作用(理智作用)减弱,故聋生易激动并难以控制。
  2.身心发展的不协调,是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异常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发展的两个方面(生物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脱离,而正常儿童发展的典型特征恰恰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他揭示了聋童心理发展特殊性的根本之点。聋生生理发育迅速,而语言发展迟缓,心理发展滞后。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若无视聋生身心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必然使聋生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3.家庭因素对聋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自然结构、人际氛围、教养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对聋生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家长作为聋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语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经常地起作用。据研究表明,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性格易孤僻、内向、粗暴等;而不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易造成人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家长的教育抚养方式对聋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专制粗暴、放纵溺爱及父母教育目标和方式上不能步调一致都会影响聋生的身心健康;家长的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由于聋生的模仿性较强,而产生直接的影响。
  4.学校和社会对聋童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聋校的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与学法、学校的校风与人际关系都对聋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聋生个体差异较大,课程设置和计划安排不尽合理,使得聋生学习精力不集中,缺乏兴趣,教学内容的单一,使部分聋生产生厌学弃学情绪,生硬、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如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实际上这种简单处罚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心理上与教学者产生对抗,甚至敌对情绪,也有变得自卑、胆怯等。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对聋生的心理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1.遵循聋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别,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让学生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各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都应渗透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对聋生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3.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也可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聋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聋生及时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4.创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师生双方建立一种尊重、理解和真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彼此悦纳和认可,形成师生既是教学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求,对形成聋生健康的人格也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做到真心、细心和耐心,真诚是教师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也只有师生之间存在信赖关系,才能实现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聋生心理的微妙变化与发展。
  5.加大宣传力度。
  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点,使全社会都能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到社会的温暖,消除心理障碍,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苗军英,杨永欣主编.小学生心理卫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杨素华.残疾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05.1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研…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变化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自然人性”的纯化、规约及其困窘:《边城…
    给付行政中心理援助制度的构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理想人格研究
    让作文教学激起学生心海的浪花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广场景观营造理念浅析
    心理咨询师杂志2013年第02期目录
    高血压病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