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不合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逐渐成为困扰研究生教育提高的一个发展瓶颈。因此,结合新时期下研究生的本身问题,建议了解决其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品德;专业教育;教书育人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一些高校只偏重于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整体素质,特别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出台,更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加强和和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 注重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一些高校研究生教育往往只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甚至认为对于研究生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科研,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成为衡量研究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1-2]。
我校理工科学院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重视,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另外每个班级还专门配置了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略显不足。虽然研究生阶段也有思想政治课程和配置有辅导员,但方法呆板、教学内容陈旧,使得在年龄、阅历、知识背景、经济生活、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和本科生有着诸多不同特点的研究生来说,普遍认为在研究生阶段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才是最大的成就。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1.2 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
研究生群体总体上来看年龄跨度较大[3],生理和心理相对比较成熟;从婚姻状况上看,既有未婚青年,也有成家立业为人父母者;从社会阅历上看,既有经历社会多年的历练,事业有成者,还有尚未走出大学校门直接从本科读研者,对社会知之甚少;从学历层次上看,既有本科毕业的,又有同等学历的;这些差别注定了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存在着差异,因而对他们不能采用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3 总体上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前,研究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大部分研究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大多数研究生思想趋于成熟,社会经验相对较多,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注重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能够认识到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发展关系,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在科研、学习中不断锐意进取,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新时期,广大研究生的视野逐渐开阔,自强意识、竞争意识、自立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个人的前途发展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但由于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使得一部分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意识差、心理脆弱的研究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1.4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规范性[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在数量上、结构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①管理机制建设滞后。我院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较少、认识不清的现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等远不如本、专科完整。
②在队伍建设上,专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足。一些高校采取“一包到底”的完全导师负责制;另一些高校采取思政人员和导师“共同承担”的混合负责制;甚至一些院校采取自主教育,无人负责。这些造成学校部门之间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清、职责不明,出现了推诿、不负责任和敷衍等现象。
③在制度上沿用本、专科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注重说教式、灌输式思想政治
育方式,忽略了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个体的差别,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
2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无疑是我国未来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因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对保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坚定不移的实施者至关重要的问题。
2.1 提高思想重视程度,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
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之中,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合理的对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使研究生的教育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依法进行教育和管理。做到学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术教育,学术教育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2.2 教育模式:不搞“一刀切”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从各个培养单位的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的多种模式共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实行二级管理,在学校层次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如研究生党委工作处;在院系层次设置研究生党支部。最基层的党支部可以按照研究生的班级和支部的设置,也可按年级及专业设置。总之,应从研究生教育的本身特点出发,结合自身教育管理传统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来选着适合本院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组织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必须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率为前提,在体制和队伍建设上提供切实的保证。
2.3 发挥导师核心作用[4-6]
我校研究生的培养是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导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是一种亲人和朋友的关系。导师的言行和治学态度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中,要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是导师成分认识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把思想政治融入到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去。
2.4 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的作用,增强自我学习[3]
研究生的党团组织是凝聚着研究生的堡垒,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阵地。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研究生党员们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党动机教育和发挥党员先锋楷模作用教育。加大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增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促进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之中的重要群体,把他们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院校的最基本的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61-66.
[2]陈宏研,玉林,李营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科技,2010(2):331-332.
[3]姬广军.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4):121-122.
[4]曾长秋,李雪.在培养机制改革中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1):38-40.
[5]苏宝利,牛玉屾,徐淑凤.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高教探索,2009(1):85-89.
[6]马化祥.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对策的若干思路[j].理论探索,2008(2):50-52.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