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原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隆起带,肩负着拉动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领头羊”和“火车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开展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地位的对策研究,对于确定郑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增强郑州吸引力,促进中原城市群快速融合,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郑州;中原城市群;农业产业
一、郑州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快速融合的“领头羊”
按照世界各国或地区发展的经验,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增长极,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就是郑州市。郑州市之所以能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源于郑州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本身。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全国的交通和通讯枢纽中心。陇海、京广铁路交汇于此,拥有三个铁路特等站、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及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107、310国道,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使未来的对外通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机场的新郑国际机场已与境内外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从群内来说,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奠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同时郑州也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规模较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具有吸纳各种要素、聚集产业、人口,吞吐输出、四面辐射,形成大市场,拓展为大城市的优越条件。郑州的区位优势、市场、产业、资源等经济要素,在此加以整合、优化配置,决定了它可以自如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重要区域和促进实现中原崛起的经济增长极。郑州较好的市场发育度、至东西部和周边市场距离最近等因素,使得投资环境更具特殊竞争力;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特点使得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粮食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这种地位与作用,为吸引东中西部产业、产品品牌、生产线、技术、管理、资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郑州自身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优势产品规模,通过联合、兼并、参股、借壳上市等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与东中西部城市优势互补、达到双赢提供了先机。郑州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极化功能和扩散功能强的超大型中心城市,以其为首的中原城市群必能担当中原崛起的历史重任。
二、增殖型经济是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所谓增殖型经济,就是人们在消耗知识、信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生产要素不仅不会减少,相反呈增殖趋势。就像向大海投放鱼苗一样,只要海水不被污染,鱼苗就能自己长成一条条大鱼,实现物质财富不断增殖的目的。这种经济即增殖型经济。
增殖型经济不同于增值型经济。增值型经济是传统经济的典型形式。它主要通过运用劳动工具,加工原材料,生产出新产品,使产品价值增值的经济。其特点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值型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值。而增殖型经济是运用事物内生的能量,在投入很少资源甚至不用投入资源的条件下也能自我增殖的经济。它虽然也重视增加产品的价值量,但它更强调通过知识、信息和生物工程等手段,减少投入,增加社会财富和价值量。
增殖型经济也不同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也叫智能经济,它是通过知识创造财富,知识经济是增殖型经济的核心内容。增殖型经济的增殖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信息和自然的共同作用,增殖型经济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相互“碰撞”,产生“链式反应”的结果。因此增殖型经济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更反映时代的要求。
郑州之所以要发展增殖型经济,而不是其他经济业态,是由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特点决定的。这就是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仅夏粮产量就占全国四分之一强。郑州市目前已经有大量仪器加工业,有全国粮食、棉花商品交易所,有大量农业科研机构,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地区所不能企及的。中原城市群只有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核心,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增殖型经济,才能在全国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郑州话语权。
之所以这样讲,这是由增殖型经济本身特点决定的。增殖型经济首先是知识经济。本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发展增殖型经济不仅可以形成强大的内聚力,而且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增殖型经济同时也是信息经济。在当今时代,信息经济是引领其他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只有发展信息经济才能成功。而增殖型经济在当今世界的主要表现形态就是信息经济。增殖型经济还是生物工程经济。生物工程在本世纪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工程通过生物的内生特性,通过自然的作用不断增殖,它不仅节约能源和资源,而且还能通过生物工程产生传统产业不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生物工程将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新动力。
从经济业态来看,目前武汉、长沙和郑州各有特色,但从全国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即使目前武汉、长沙成为国家在中部两型社会的特区,在产业发展上,在全国还是处于中等水平。中原城市群要想在新特区建设落后的情况下崛起,必须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产业,中原城市群要想领跑中部,不是做他人已经做得比我们更好的传统产业,更不是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四处出击,继续跟着其他地区跑,而是要发展从本世纪的角度看起决定作用的增殖型经济。中原城市群只有大力发挥以生物工程为核心的增殖型经济的优势,才可能发挥出比传统工业更大的作用,也才有可能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其他地区的前列。
三、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地位的对策
郑州市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核心,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增殖型经济,必须借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吸引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向它集中,并通过输出各类生产要素,向其他地区扩散,才能实现郑州市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郑州市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扩散到周边地区,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巩固其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全省保持粮食增长势头的前提下,将食品工业在做大做强、做精做深上狠下工夫。这是不断增强郑州吸引力,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的地位,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基础
就中原城市群来讲,以新乡、许昌等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为主,继续巩固和扩大种植区域,不断更新产品品种、提高品质和质量,确保粮食的稳定增产。它为郑州市加强以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郑州市在食品工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出了像三全、思念、花花牛等众多知名品牌,但从整体来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现实依然很严峻。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的整合,实行低成本扩张,向集团化发展迈进,把这些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做深做精,只有产品在“精”和“深”上获得了长足发展,才能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增值增效。河南食品工业只有在“精”“深”上做足了文章,才能使其身价倍增,不仅能成为河南的龙头企业,也能成为国家的、世界的龙头企业。作为企业来讲,做到这一点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创新意识。当前,要想实现郑州乃至河南食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河南的食品工业,必须要有创新意识。首先,大中型企业要注重加强自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次,依托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能力。再次,注意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对国外已成熟的关键技术组织引进,对国内成熟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同时,企业领导人应持续学习,掌握同行业国际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增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品牌意识。品牌是一个企业素质、信誉和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化是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理念。但是对于河南来说,品牌建设依然是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软肋,河南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其强大阵容还很不相称。因此,河南的食品工业产品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继续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效应,逐步实现品牌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对企业来说,要努力用好,保护好自己的品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媒体适时进行推介,大力宣传,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政府来说,要积极营造实施品牌战略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加大食品工业品牌研究的力度,利用品牌优势打开国际市场。集中培育三全、思念等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让河南食品品牌在国际市场叫响。
三是安全意识。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因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因此生产优质安全的食品是食品工业获得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质不优,食用不安全,企业就无法赢得信任、占领市场、实现发展。食品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优质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设立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国家相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确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等等,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是环保意识。随着世界各国对资源、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视,要提高我们食品工业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要有环境保护意识,要注重推行循环经济,注重食品安全,发展低能耗、环境友好型食品加工业,使企业在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快速地发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市场功能,增强郑州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这是不断增强郑州吸引力,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的地位,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功能发挥和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郑州价格”已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中原城市群以及整个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更有效地发展增殖型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不断增强郑州的吸引力,加快中原城市群融合,实现中原崛起战略过程中,郑州商品交易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找准定位,做大做强,成为一个拥有多品种、涵盖多领域、具备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国家级期货市场,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期货价格。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期货市场在中原城市群崛起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限制期货市场发展的制度上的障碍,切实推动中国期货交易所的制度及市场创新。要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加强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充分发挥现有品种的功能,为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其次,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郑交所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增强为河南农业、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自身培养、出国培训、吸引人才等多种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尽快做大做强郑州商品交易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再次,要加大研发水平和投入,尽快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种,尽快实现从单一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到以农畜产品期货为主,兼有能源、原材料等品种的期货和期权市场,最终到集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金融产品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性期货市场的“三步走”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不断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软硬件特别是软件建设,把郑州商品交易所真正打造成为一个立足中西部、面向全中国、辐射全世界的现代化期货市场。
最后,要加强与国内外主要交易所的交流与合作。郑州商品交易所要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及沪深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通过联合监管、共建信息平台、共同设计新产品、上市等方式,整合中国的交易所资源。同时要鼓励郑州商品交易所同国外主要交易所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提升郑州交易所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发展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同时,还要利用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的优势,做好粮食现货市场工作,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全国粮食批发和零售中心。
3.强化以农业为中心的教育科研力量,积蓄增殖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这是不断增强郑州吸引力,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的地位,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力支撑
本世纪,中原城市群要靠增殖型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单靠农业大省这一现有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农业强省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用现代农业带动工业,用商品流通吸引资金,以现代科技推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以教育支撑科研发展的增殖型经济发展之路。
与武汉、长沙相比,郑州目前的科教实力不足,缺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这不仅是郑州市难以获得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河南至今只能做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快高等院校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及相互转化,是当前郑州市发展增殖型经济,壮大食品工业,增强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中原城市群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以农业院校为重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具体而言,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要在本着促进河南经济好又快发展的大目标下,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突出高校增殖型经济学科特色,扩大设置和生物工程、农业、食品工业、信息产业相关的专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应用性。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建设多层次、富有创新活力的教育科研体系。力争通过各方努力和配合,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精、领域宽、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增殖型经济人才。把以粮食为核心的生物工程做大做强,使中原城市群拥有一批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领军专家,在生物工程方面成为全国的龙头。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z],2006-06-12.
[2]濮小金.增殖型经济──21世纪竞争的焦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7,(7):35-3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原崛起看郑州[eb/ol]./html/20060226/320482.html,2007-02-26.
[4]河南省信息中心.河南省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增长极”的选择[eb/ol]. /information.jsp?xxnr_id= 10027629,2007-08-03.
[5]中原城市群在融合中隆起[n].经济视点报,200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