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实施是应对国际 金融 危机,促进区域合作 发展 ,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为此,2010年6月21日在第六届
对话“人口红利”
安徽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据统计,安徽每年外出打工的劳动人口有1200万人。因而从劳动力这一层面而言,相较于沿海地区,安徽不仅拥有一定量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且经过多年的外出打工,劳动力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为承接产业转移在人口方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赵晋平副部长称,按照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和经验, 企业 进行转移,考虑因素之一是获得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转移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事实上,很多企业考虑更多的一个因素是市场,现在的产业转移趋势也正逐步转向寻求国内市场。此种情况下,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和作用就逐步增强,因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中西部的新兴市场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九,
联合利华大
对话“承接 发展 ”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科学 发展的实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 现代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因此,如何做好产业的承接工作,如何让 企业 在皖江城市带中找到归属感并拥有安全感是一个重要课题。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认为,对于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并不是企业作出向外转移决策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外地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为什么相当多的企业家在外迁工厂这一问题时抱以谨慎态度。蒋锡培认为企业家在获取经营利益的同时,更多的还会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性以及员工的幸福感等精神层面的因素。
“幸福感”虽无形,但其实是一种有形的竞争力,联合利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