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缝纫机产业群的案例研究
一、台州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缝纫设备产业群是台州的 工业 经济 的区域品牌。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是国内缝纫设备行业最有竞争力的集群,这个集群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结构、品牌对 市场 的影响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集群内部的协作效应、集群的学习和创造效应等方面都表现了一个高速成长的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1、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概况
台州是
第一次突破是引入了管康仁、曹忠泉等人才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而管、曹两人的技术来源于上海的经验技术;第二次突破是引入了上海缝纫机四厂的技术人员协助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是上海的源生技术首次嵌入台州的缝纫设备制造业;第三次突破从国外引进了一条高速包缝机的生产线,推进了产品的提升,国外的技术体系开始嵌入台州的缝纫设备行业,“一工缝”的成长和消亡与这三大因素的促推有直接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嵌入式技术和学习过程,“一工缝”的成长里程会更慢、消亡的时间也会更晚。
技术变迁中的学习过程和技术 管理 绩效在本质上是专业化人才知识迁移。台州缝纫机行业的每个企业都十分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但非原生的嵌入式人才体系与同质制造 环境 的存在也制约着企业对专业人才使用的进度和规模,企业重视人才的行为演变为节约使用人才的行动。
3、产业内部之间的协作体系日益完善和密切
由于缝纫机的核心技术是通用技术,不存在专有性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线上就是零部件的通用性和制造工艺的相似性。从这种技术约束角度来看,缝纫机产业群内部的生产协作体系没有技术障碍,只有管理约束,即企业在产品的哪个质量层面上、哪种合作模式下进行生产协作。如,技术主导企业的领导性表现在企业在核心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走边缘技术的道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与同类企业的相似产品保持一定的错位,避免同一产品的在 市场 定位和产品价格上恶性竞争。飞跃公司的伺服马达、自动开袋机等产品将陆续推出;求精公司发展小规模特种机系列;精工公司以裁剪机为主,今年准备增加平缝机;大洋衣车公司准备上特种机;宝宇公司计划开发双针机、花色机。通过在同质产业链中的协作,企业可以减少生产环节,降低操作 成本 及流转成本,并对制定生产计划、采集市场信息、回避客源竞争、稳定合作关系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台州的缝纫机产业集群品牌连锁专卖体系建设正在形成。在某一个品牌专卖店中,可以销售自己企业没有生产、其它企业生产的品牌产品系列;同时,如果某一企业获得一份订单而自己企业由没有这一产品,就向其它企业购买产品,并贴上自己企业的商标,以这种贴牌销售的方式来实现订单。这种现象经常发生的知名企业之间。这种交易现象的存在基础就是同质的供货对象、同质生产资源所构成的同质专业化产业化产业集群的特有现象。这种同质销售体系的扩张进一步拉紧了产业链的融合,也随着产品整合、市场整合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市场绩效。
4、先入企业的市场信息诱导专业化产业区的成长
先入行业者的经营业绩是诱导产业群形成和扩张的主要市场示范。台州下陈的缝纫机集群首先源于管康仁从上海获得的市场信息,以后“一工缝”的企业行为被其它企业模仿,以后跟进的企业沿循“一工缝”的空间路径和经营路径,从上海获得了客户源、技术源和信息源。这种同源信息的传递最终给上海的缝纫机行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同时,这种同源信息也导致在台州缝纫机制造企业之间的产生同质竞争行为;当“一工缝”第一次从上海缝纫机四厂获得外销订单后,下陈的缝纫机企业几乎非常一致向国有专业进出口公司获取订单而走上外向型产品的发展道路;当“一工缝”以真正的公有制企业身份获得参加“广交会”资格并首次获得来自巴西的订单后,其它企业紧随其后跟到“广交会”,以后,下陈从事缝纫机制造的飞跃、宝石、捷克等企业在外向型销售道路上获得成功,首先来自于巴西市场。
技术创新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基本路径。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飞跃在推动产品的边缘技术信息化方面先走一步,这一技术创新思想马上被其它企业跟进,飞跃集团在实施缝纫机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之后,这一技术创新路径也成为宝石、中捷、杰克、汇宝等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主流手段。飞跃集团投入1200万元建立自动化平台,宝石公司准备在上海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中捷公司的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国内独一无二,erp正成为一些企业学习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台州缝纫设备产业群的骨干企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是跟随先入企业的技术种径才实现的规模扩张行为。
综上所述,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可以 总结 为:第一、外部资源的同一性,如可模仿的技术、经营性市场信息,国际缝纫机专业会展等,导致企业产品的趋同。第二、群内的信用程度降低资本进入的成本,供应商与其合作者的交易费用低。在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市场中,集群可以提升集群内的企业业绩,集群促进合作。第三、同质生产要素的存在: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从专业化的劳动力、企业服务和 金融 上受益。集群内的信息和知识很容易流动,这促进了创新。第四、产业进入环境的开放:在一个容易变化和开放的 经济 中,集群有助于于小企业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与大企业进行竞争。第五、学习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创造了产品的差异性,大企业的技术进步所形成的差异性为小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市场空间。第六、从整个 社会 看,集群是一个合作和网络的企业簇群。集群内,企业往往彼此合作,如合作销售、与本地 公共 管理 机构合作。
四、结论与启示
台州缝纫设备制造企业在产品选择上通过从生活品转移到资本品转换,以集体行为选择生产品“敲打”计划经济体制之门,并与生产资料市场如钢铁市场、 机械 设备市场结合,以“假集体制度”渗透到主流经济体制之内,在获得生产机会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仿学习实现产业集群成长。在这集群中与技术先行者、内生创新条件相适应的是地方政府在引入外部创新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集体所有制的工厂模式到公司运作机制引入,这个过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部创新源,使集群中的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增强的组织保证。在国家体制逐渐放开的过程中率先进入生产品市场,制度的交易成本的降低、社会公共设施的共享等都对产业集群的扩张起到促进作用。公司模式的确立对缝纫设备产业集群的规模竞争转向以知识为主的竞争模式,产业内部的知识获取、共享、 传播 与运用的效率已经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组织在知识创新、知识转移过程中创造了知识的溢出效应,培养了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转换能力与竞争优势。技术路径下的知识转移将成为产业区内引导聚集企业资本流向的关注点。
参考文献:
潘士远、史晋川,200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经济学 季刊》第7期
王珺,2002,“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管理世界》第10期
王越,2003,“试论产业集聚区的知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