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 工业 强市,加快建设工业装备制造基地。保定工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44家,中型企业89家,小型企业867家,规模以下企业82371家。 经济 总量的39%来自工业。1、努力推进汽车工业发展。汽车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带动作用大,是推进工业强市、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带动力量。我市的皮卡、微型卡车在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额。全市有汽车整车生产厂家12家,其中长城、中兴、河北长安三大企业今年产量可突破12万辆,皮卡汽车生产规模、 市场 占有率(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出口创汇、经济效益等已连续几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6家,风帆集团、凌云集团、立中集团、长城内燃机已具相当规模。2002年全市汽车销售收入46.88亿元,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18.92亿元,已成为我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板块。可以说,我市发展汽车工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保定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2005年30万辆、销售收入220亿元,2007年50万辆、销售收入350亿元,2010年80万辆、销售收入500亿元),出台了《关于加快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加快联合发展,走专业化配套、集团化壮大、国际化发展之路,着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华北轻型汽车城。目前,正在加快建设 投资 15亿元的长城汽车工业园区、投资3.5亿元的中兴汽车工业园区、投资5亿元的长安汽车工业园区、投资3亿元的长城汽车发动机工业园区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与零部件产销市场。今年1-8月,汽车总产量7.85万辆,产值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2%和82.3%。2、抓好大企业、优势产业带动。重点扶持机电、轻纺、食品、 建筑 建材、信息产品制造五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去年,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6家(长城汽车、供电公司、宝硕、长城华北、热电厂),其中长城汽车公司销售收入近50亿元。3、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围绕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为重点,加大技术开发项目建设,加快企业技改步伐,加快名牌产品培育、开发、整合、壮大,推进企业和产品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跃上新台阶,打造保定工业品牌形象。力争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20个品牌的质量和市占有率全国第一,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目前我市已有乐凯、风帆、天鹅、三利4 个
史景观50个,健身休闲度假景区13个,科普游乐点7个,主题公园8个。保定市 旅游 社已发展到71家,星级、涉外饭店也发展到21家。今年以来,全市共上旅游项目40个,总 投资 约5亿元;新谋划项目28个,总投资近1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27.8万人次,创收18.95亿元人民币,居全省第一位;接待海外游客12763人次,创汇319万美元,居全省第四位。
(四)加大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立市。我市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定发展的生命线。把今后三年作为全市的项目建设年,狠抓"四个一批",即:围绕生产性项目、规模型项目、高科技项目、 农业 产业化项目,精心谋划一批;抓住北京办奥和"退二进三"机遇,招商引进一批;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技术改造新上一批;着力提高现有企业的装备水平和 管理 水平,发展壮大一批。努力以项目促投资、增后劲,以项目带全局、促发展。 几年来,保定先后建成投产了天鹅集团短纤维和全连纺二期工程、天威集团大容量变压器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今年,全市又安排亿元以上在建大项目65项,总投资323.8亿元。 其中3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17项,总投资163.7亿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