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研究
(一)      国外关于集群的研究
 
集群经济现象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最早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1890年,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供应、运输条件以及技术扩散等外部经济因素促成了产业的集中和相应以来的角度,较系统地分析了集群经济的成因,并提出了“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09年,德国地区经济学家a·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区位因素角度,探讨了资本、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的空间概念。自此,集群经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国内关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王晨钟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证明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有:拉动国民经济,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等。刘志忠、王耀中也得出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加工贸易形成与香港“前店后厂”式的垂直分工,实现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本地区经济起飞;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这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推动了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等等。
加工贸易是指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助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进口料件,经境内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显著特点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对本国资源不掠夺,对本国市场不构成威胁;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营运效率;比较容易规避贸易磨擦和纷争;迅速扩大当地制造业规模,有利于较快地提升制造业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加工贸易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加工贸易集群,例如大沥铝型材、西樵布料、阳江刀剪、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装,大涌红木家具、龙江家具、厚街家具、虎门女装、大朗毛织、石湾瓷砖、张槎针织、澜石不锈钢,枫溪工艺陶瓷、庵埠食品、澄海玩具,新塘牛仔服装、狮岭皮具等等加工贸易集群。
结合国外对集群和国内对加工贸易的研究,本文对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研究如下:
 
二、广东加工贸易集群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历史的沉淀
 
广东地处中国的南大门,对外开放交流频繁,因而也交易受到国外经济问话的影响。早在1842年鸦片战争以前,广东即出现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萌芽。鸦片战争后,这种发展趋势等位显著。并形成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加工产业和加工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加工贸易集群,如顺德的绸丝养蚕香云纱生产厂、南海西樵的昌隆丝织厂、佛山石湾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中山小榄和阳江等地铸造和五金创造。这些产业形成和发展几十年上百年,在历史的积淀下,形成了现下广东的加工贸易集群。

由上表可以看出,广东的加工产业形成的时间和规模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正由于这种悠久的历史,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才形成现在的规模集群。
 
(二)      各项科技计划的实施催生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表2.广东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的投入产出效益情况(单位:亿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部门为了把现代科技诸如到经济肌体、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发展计划,包括:“星火”计划,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大学科技园等。这些科技计划的实施,有力催生了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广东相当数量的加工贸易都是在科技计划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顺德北滘电器机械加工、东莞石龙电子加工、汕头澄海玩具加工等等。所有这些项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推动经济同科技的结合,把现代科技诸如贸易的发展,为一些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通过广东省近年来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分析其对加工贸易集群形成的作用:单位(亿元)
图1.广东省近年来对科技经费的投入

数据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govpub/tjsj/tjgb/kjtrgb/)统计数据进行编制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科技活动经费规模不断扩大,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庞大的经费支持下,广东省的加工贸易研发不断深入,通过科技自创品牌,集聚高科技产品,形成高级的加工贸易集群。广东省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作为推动产业调整升级的重点,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研发自主技术、创造自有品牌,加快推进“本土化”进程,形成了企业的新格局,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调整升级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三)      吸引国际产业的扶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产业不断向外转移,广东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吸收了大量的外国产业到其落户。到2008年底,世界500强中已有208家在广东投资设立企业,建立加工基地。到2009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到1.3万亿元的规模,珠江东岸深圳、东莞、惠州连片所形成的“信息产业走廊”在全国电子加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有巨大的影响,并出现了石碣、石龙、清溪、长安、塘厦经济规模上百亿到几百亿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此外,方兴未艾的汽车产业也不断在广东发展,广州成为著名的一个汽车加工贸易集群基地。
表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单位: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带动因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广泛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多年来广东出口额在全国遥遥领先,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强,外贸依存度较高,这当中外商投资企业对广东外贸的发展功不可没。利用外资对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占全省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2004年,由于国家进一步放宽外商在华采购的出口政策,允许外商在部分地区设立独资的出口采购中心,并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使外商投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迅猛增长。全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达2265.3亿美元,进出口增量占全省总增量的70.5%,其中出口1217.1亿美元,是1990年的22.2倍,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3.5%,比1990、1995、2000年分别上升38.9、18.0和9.7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出口快速发展,拉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自1998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6年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36.4%。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64.64亿美元,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7.7%,占出口总额的34.6%,分别比1998、2000、2002年提高21.0、16.1和8.5个百分点。
 
三、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专业镇现状
 
表4.广东专业镇主要指标(2001~2007) 

 
表4反映出了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的具体数目,集群数目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根据2005年对全省1117个镇(街道办事处,目前全省建制镇1188个,街道办415个,调查面为59.7%)的调查,到2004年底,这1117个镇(街道办)的经济规模为gdp8315.9亿元(占全省gdp51.8%,按快报数计算,下同)工业总产值13872亿元(占全省42%),外贸出口457.9亿美元(占全省23.9%),这大体上反映出镇级经济在广东的地位。其中具有专业镇经济特征(特色产业产值1亿元以上)的镇326个,特色产业524个,合计地区生产总值5000多亿元,约占全省1/5。出口280亿美元,占全省14%。其中专业镇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集聚10亿元以上)约95个。经济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镇已有20多个,最高的达463.5亿元工业产值,地方生产总值150亿元(顺德容桂),超200亿元的镇也超过10个(中山小榄、东莞石碣、清溪、塘厦、虎门、厚街、顺德北滘)。

 这些专业镇,特别是经济规模超百亿的镇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在当地举足轻重(这在两翼、山区尤其显著,如阳江五金刀具之于阳东、江城,普宁流沙服装之于普宁等等),还突出表现在市场占有率和区域品牌的创建上。在市场占有率上,以下数字很有说服力,花都狮岭的皮具生产量占全国1/3,销售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领了中西亚和欧洲绝大部分中低档皮具市场;增城新塘的牛仔服装占领全国60%的市场份额,每年超过两亿件销往全国各地;南海大沥的铝型材产量占全国35%,占全省50%;罗定附城的充电器产量占世界30%以上的产量;中山古镇民用灯具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等等。
 正是因为一些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在地区内具有相当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使这些特色产业的产品形成为区域的品牌,这可以这样的公式表达:区域品牌=专业镇名称+ 特色产业特点+ 产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出名的区域品牌有:大沥铝型材、西樵布料、阳江刀剪、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装,大涌红木家具、龙江家具、厚街家具、虎门女装、大朗毛织、石湾瓷砖、张槎针织、澜石不锈钢,枫溪工艺陶瓷、庵埠食品、澄海玩具,新塘牛仔服装、狮岭皮具等等,伴随这些区域品牌的出现,一大批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出现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重要牵引力。
 
(二)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自1978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并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外经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形式,1978 年至今,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6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外贸总额中首次过半;我国加入 wto 后,加工贸易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中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如何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4164.82亿美元和2740.29亿美元,是1998年28.6 亿美元和29.81 亿美元的 146倍和9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9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 %,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6%,加工贸易顺差1424.5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顺差总额1019 亿美元的1.4倍。对于广东来说更是如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广东吸引外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功不可没。以下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已经在广东发展到极大的规模,各种加工贸易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目前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逐年大幅增长,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所占比例超过1/5。以“三来一补”为起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广东加工贸易现已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的七成份额,而自1986年起连续18年,广东出口贸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近10年来,广东加工贸易正在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小企业逐步向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大型企业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促进广东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做出了较大贡献。据海关统计,2009年广东外贸出口2598.2亿美元,比1993年大幅增长5.6倍,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987.5亿美元,拉动广东外贸整体出口增长21.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对广东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4%。2010年1-8月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87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广东实际经营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企业有17155家,比1933年的216557家下降了20.8%,但企业经营规模却不断扩大,平均每家企业的年进出口金额为1160万美元,比1993年的244万美元增长了3.8倍。其中年进出口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54家,比1993年的43家大幅增长了4.9倍;进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17家,比1993年的4家增长了3.3倍;进出口额超100亿美元的企业有3家,而1993年则没有进出口超100亿美元的企业。
 
四、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按照区域划分,广东省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9市,面积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30.5%;东西两翼地区包括东翼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和西翼的湛江、茂名、阳江3市。全区面积共4.74万平方公里(东翼1.57万平方公里,西翼3.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4%;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全区面积7.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2.9%。广东省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九市,东西两翼山区所占比例很小,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工业设施齐全,加工能力较强,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且得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之利,在吸收外资方面捷足先登,成为省内经济活动量最大的地区。同时,该区毗邻东亚、东南亚和港澳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华侨众多,具有浓厚的亲缘、血缘关系,为承接他们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便利。因此,经济基础、加上地缘关系和人文优势,使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业务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以来料加工为例,全省90%以上的来料加工企业集中在珠三角,仅东莞市就有9897家,占全省的38.83%。而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加工贸易集群则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所以说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分布不平衡。
 
(二)加工贸易集群区内,企业多而不强、集而不聚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区内企业多而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研发设计能力有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不高,大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写作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缺少足够大的、强的“领头羊”,集聚效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过分依赖外资也使产业集聚区企业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产业发展集而不聚,区内专业化分工扔处于较低水平,产业集聚发展层次和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而言,珠三角相当一部分产业集聚区只是实现了企业的扎堆,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作关系,也没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互补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能力。广东的加工贸易集聚区内的企业多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尤其是“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形成的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作用极为有限,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个动力,缺乏集聚发展的源动力。
 
(三)环保问题突出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广东省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与外商在技术、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的匹配和结合。广东省的加工贸易的集聚发展一方面驱动当地经济总量增长,另一方面,导致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石化石油、化工、电力、建材、造纸、水泥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度膨胀。因而广东省加工贸易的集群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保问题,众多出口产品中原有承担的环境补偿成本大量地被外部化,原本应有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承担。例如佛山南海,由于形成陶瓷的生产集群,当地成片生产陶瓷,造成了当地区域尘土量大量增加,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所形成的环保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五、促进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初显端倪时,广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落后生产力是“危”,对先进生产力是“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经济总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广东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我省贸易的冲击,广东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增强竞争力。对于广东来说,调整结构眼光要长远,一定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把危机的切肤之痛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推动工业整体水平和现代服务业跃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高位突破和高端发展。正如汪洋书记所言:“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在一定情况下,gdp数据的增加可以放缓,但调结构的幅度不能放缓。政府应当积极支持调结构,给予企业在调结构过程中以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只有给企业解决了调结构的后顾之忧,构建一个为企业调结构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品的政府运行机制,企业转移升级等等才更有动力。
在广东各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东莞加快了从加工贸易到先进制造业的转型步伐,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ic设计资源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目前引进的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占52.3%,现代服务业项目占47.7%。惠州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tcl液晶模组项目已投产,最终可形成1200万套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生产线。广东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1)加快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2)做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实施重要产业工程,重点规划建设汽车、石化、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低加工成本,弱化投资依赖,更重要的是能够减低交易成本。(4)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改善区域分工。加大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力度,积极实施“双转移”政策。
 
(二)加强集群区创新体系的建设
 
加快构建和完善产业集群区内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价值链的提升,特别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创新龙头企业。要制定明确的鼓励这类创新的政策,比如设立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等。
提升产业集群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方向发展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产生协同效应和集聚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区域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创新的源泉。因此,推动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方向发展。按照高起点、高集成、高关联的要求,选好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腾飞的切人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大容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科技攻关、火炬计划、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一系列科技经济计划,培育高科技产品群,争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以人为本,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针对区域创新需求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国际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推动海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人本激励”、“资本激励”和“知本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筑一体化的人才开发与流动体系。
 
(三)加强提高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区辐射引领能力
 
突出抓好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高端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资金、技术的梯度转移,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和束缚,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从而做强、做大加工贸易集群,使这些加工贸易集群去具有更高的集群发展水平。产业集群能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城市“区位品牌”。在广州和深圳的带领下,随着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积极推进和形成广东的加工贸易集群“区位品牌”。 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优势产业、关联企业和相关保障要素集约建设,实现主导产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
 
(四)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格局的形成,对广东省的环保问题方面的防护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环保问题。在工业污染防止方面,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重点抓好电力、建材、化工、造纸、冶炼、制糖、食品发酵、电镀、纺织印染、制革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各市县要对本辖区污染负荷前10位的企业进行重点控制,在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全面达标。列入省重点整治的工业污染源,各地要强化监督、管理,并逐步安装重点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装置。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技术起点要高,要采用能耗物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工业污染防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
 
六、对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的展望
 
广东去年逾3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贡献接近70%。加工贸易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广东省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的作用,搭建好平台,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研中心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企业的优点结合起来,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把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有效结合起来,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与形成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做大做强一批优秀企业,以带动全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广东政府应有意识地提高加工贸易门槛,有选择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在政策上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上延下伸,鼓励境外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维护中心、测试中心、营销中心等机构向境内转移,引导企业自主开发和自主营销,通过拓展产业链促使加工贸易优化升级、落地生根,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和本国经济的安全性。同时,政府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政策调整,限制、压缩增值比例低、税收贡献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已经形成“区位品牌”,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我相信,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措施,广东加工贸易集群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为我省,甚至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挥作用。 
  
 
参 考 文 献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a.韦伯。工业区位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江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8,(11)
麻乐、沈朗.东莞“来料加工厂”生产控制模式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2,(18)
陈林、朱卫平.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j].国际经贸探索,2002,(24)
曲博.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广商学报
肖俊辉、刘婷.广东省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分析.广商学报
陈淳、肖玲.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王超铭.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广商学报
路平、林萍、关春华.专业镇在广东的崛起和创新[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何光军.关于珠三角产业集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东经济,2009,(7)
任军、长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商学报
wx. 新形势下广东加工贸易发展思路. 
http://mep128.mofcom.gov.cn/mep/zhuanti/jgmyjd/expert/197458.asp
路平.广东专业镇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http://all.zcom.com/mag2/zirankexue/zirankexue/27511/200609/10662463/
梁育民、余欣.实现加工贸易以本土企业为主导.
http://mep128.mofcom.gov.cn/mep/zhuanti/jgmyjd/expert/197464.asp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广东经济统计年鉴2007
广东经济统计年鉴2008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
    山东省农民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思路与功能设…
    浅议国际经济形势对广东省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基于协整分析的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广东党风杂志2013年第3期目录
    广东公安科技杂志2012年第4期目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2013年第8期目录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杂志2013年第1期目录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2013年第1期目录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杂志2013年第1期目录
    政府协同:山东省“蓝黄”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