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研究

原文作者:戴卫东

 [摘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辽宁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分析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建立适合于辽宁省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符合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2-03
  1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考验。“十五”以来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辽宁省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始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辽宁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深化改革,以创新精神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充足的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明确了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求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坚持抓投资与促消费、扩内需与稳外需“两个并举”,推进需求结构调整;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继续改善民生。辽宁正处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辽宁来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些年,辽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作为传统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2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选取原则
  2.1指标选取原则
  2.1.1指标适量原则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在选取指标时要有所侧重,遵循指标适量的原则。选取指标时要以目的性为出发点,指标体系应尽量涵盖为达到评价目的所需的主要内容[1]。按照指标适量原则选取的指标既能使所选取的指标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同时也减少了评价的时间和成本。
   2.1.2系统性原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领域、科技研发等诸多方面,所以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所选取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2.1.3动态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动态与发展的。为了增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反映能力,使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更加准确,选取指标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从而也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2.1.4可操作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服务的,没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指标选取时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并且要考虑指标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2.1.5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做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为了增强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效应,要保证所选指标能够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状态。
  2.2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目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出发,遵循指标选择原则,构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主要领域,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包括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服务经济和资源环境,是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第二层次为10个一级指标,包括规模速度指标、财政收入指标、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服务业发展指标、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能源承载力指标、环境承载力指标、综合指标和就业指标,它们是对五大领域的细化,也为具体指标的确定提供了范围和方向。第三层次涵盖13个二级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财政收入增长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专利授权量、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废水排放量、单位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它们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指标。
   3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表所示:
  3.1经济增长
  2005—2011年,如图1所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基本平稳,基本维持在20%上下。2011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25.9亿元,在全国各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7位。人均gdp持续增长,2011年已经达到50760元。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平稳。经济增长未出现过总量的大幅波动,属于增长型波动。
   图12005—2011年辽宁省经济增长情况
  3.2自主创新
  如图2所示,2005年起辽宁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1.6%上下,直至2011年保持平稳。对比发达国家中的数值,研发经费支出在美国和日本占gdp比值超过2%,世界平均水平保持在1.6%左右[2],辽宁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比较合理。科技人员数量基本处在增长态势,维持在20万人上下。高科技人才是自助创新的关键因素,加大对教育事业及科研经费的投入,培育高层次人才,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自主创新力量。专利授权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由2005年的6195件增加到2011年的19176件,其中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出水平较高,可以转化成有效生产力的专利数量较多。整体来看,在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向科技企业宣传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图22005—2011年辽宁省自助创新情况
  3.3服务经济
  辽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实施了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全省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业增速继续保持快于全国、占比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较大,但服务业增加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较平稳。如图3所示,2011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159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507.

3亿元,占全省的54.5%;实际利用外资116.3亿美元,占全省的46.7%;实现地税收入1225亿元,新增实名制就业66.1万人,分别占全省六成以上份额。2011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472.6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8%,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3]。
   图32005—2011年辽宁省服务经济发展情况
  3.4资源环境
  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三废”的排放量相对较高,但是在2005—2011年,在政府正确的指导调控下,工业“三废”排放量逐渐减少,对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非常有利。其中工业脱硫措施实施较好,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下降。2009年辽宁污染减排,继2007年首次实现“双下降”、2008年实现大幅下降后,再一次实现了历史新突破。经国家核定,辽宁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05.14万吨,比2005年下降12.16%。辽宁省单位gdp能源消耗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超5%;2011年,这两项数字又分别比上年下降3.4%和5.02%,实现了“十二五”节能降耗的开门红。
   图42005—2011年辽宁省资源环境情况
  3.5社会建设
  如图5所示,2005—2011年,随着辽宁省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辽宁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有所增长,达到39%,但从2009年开始继续下降,到2011年减少为35.5%,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值36.3%,列于全国各省第21位。2005—2011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7%、5.1%、4.4%、3.8%、3.9%、3.7%和3.7%。2005年以来,全省开发公益性岗位25.6万个,培训13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累计解决19.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全省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2008年以来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4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建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决胜。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辽宁省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上切实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以上
   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
  图52005—2011年辽宁省社会建设情况
  4.1扩大内需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波动性必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扩大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有很大差距,另外,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低,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才能扩大消费。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直接依赖于政府,要素市场价格扭曲、行业行政性垄断、投资领域限制等都与政府改革息息相关。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通过深化政府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
   4.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创新驱动推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能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能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可以达到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4]。应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创造公平开放市场环境等途径,努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辽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带动“辽宁制造”迈向“辽宁创造”的新高度。
   4.3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要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努力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牢实体经济根基,把实体经济增长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点。加快发展服务业,应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辽宁省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咨询中介等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4.4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是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发展就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扭转目前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又是转变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一协调的有效措施。
   4.5加强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民生,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才是以人为本理念最朴素和最直接的表达。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抓经济,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建设也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扩大城市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市场活跃繁荣,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从而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2]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27-35.
  [3]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http://roll.sohu.com/20120814/n350599348.shtml.2012.
   [4]本刊特约评论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科技创新支撑辽宁制造[j].辽宁经济,2006(1).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貌类型的划分及概述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分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及升…
    构筑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式低碳产业集群探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2013…
    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2013年第1期目…
    基于低碳视角下的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研究
    辽宁林业科技杂志2013年第1期目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2012…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杂志2012年第4期目录
    辽宁财专学报杂志2004年第2期目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