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江岳林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关键源泉所在。企业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就需要循环往复的培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现代企业理论不断解析自身,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理论发展;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31-02
1浅谈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
1.1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企业理论不断发展
1.1.1促进企业向知识资本管理方式转变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已进入了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正是依赖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传播、创新、应用而逐渐确立并得以发展,它是以目前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势。并且,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行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1.2人力在知识经济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发展逐渐成为公司员工所关心的重点之一,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如何取得和谐统一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之一,所以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管理自有人力,如何积累和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命题。
1.1.3企业的管理战略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逐渐变化
在原本的企业理论中,企业的主要投资战略为投资有形资产,如:房产、地产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人才逐渐变得重要,企业内人才管理、培养、激励就逐渐变成了企业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知识经济中,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代表在企业理论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异常明显的。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作为某些企业的赖以生存发展的重武器,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知识产权的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经济全球化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经济的全球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融入到了全球经济的经济大潮中。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也延伸到了全球范围,这就要求企业将国内与国际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不断的利用全球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自有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组织也开始逐渐走向扁平柔性化的管理模式。
1.3网络经济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也开始逐分天下,企业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走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也逐渐由原本的实体管理走向了虚拟化管理。目前,企业的权属商品市场均被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经济的烙印,实务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与虚拟方方面面的交融无不体现着“规模制胜”这种财富分配规则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论文网]
2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权威定义,《哈佛商业评论》更为精确: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协调多种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因行业地位的不同导致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同,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找出关键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确保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其主要特征为价值性、独特能力、延展性、不可交易性和不可模仿性。
3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解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开始逐渐打破,国内市场逐渐向国际市场融合,但是国际市场的很多因素都异于国内,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是站在国际的视角上审视所处环境及自身状况,不断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生存的出路。
3.1企业多:规模小—弱、大—散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在我国逐渐兴起了一些新兴的项目,面对如此诸多的新项目,再加之我国诸多地方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出现了大量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面对新的行业缺乏研究考察,盲目提项,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还有部分的企业因为旧体制的影响,管理较为官僚,流程比较散漫,逐步形成了目前我国大部企业的格局——大而散,小而弱的市场局面。
3.2技术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投资为辅的研发投资机制,很大一部分的经费都投入到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反观企业,跟风现象明显,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科研力量薄弱,企业竞争能力弱。企业竞争能力差,效益得不到保证,投入经费更加有限,如此反复,逐渐形成了我国企业科研能力普遍差的局面。
3.3定位错:企业战略定位——不准确
诸多企业都存在着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不清;面临市场的变化应对不足;对新项目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4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强大的动力来源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培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市场机制逐渐健全的环境下,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4.1适度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甚至与国际接轨,就要适度扩大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规模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企业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2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对每个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是很难运作经营下去的。因此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包含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在竞争性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工作经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或者说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在竞争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和他的工作能力是对一个企业起作用的唯一有利因素。其次,被管理者的素质、个性特征及其业务水平、集体观念和工作责任心,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被管理者提高个人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例如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例如生产的均衡性)。
4.3做好员工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企业还要懂得如何培训员工,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番事业,主动地去做,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做好工作。职工队伍的素质自然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个焦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并且促进个人的发展。
4.4正确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战略定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战略定位应符合三大原则:着眼未来、突出特色、勇于创新。
正确的战略定位应该着眼于未来,不要盲目乐观,更要突出自身的特点特色,树立专属于自身的企业品牌,随着环境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的成长壮大,参与到国际市场行业中。
参考文献:
[1]郭海英.用人才和品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北煤炭,2011(1).
[2]闫志飞.基于战略钟的企业竞争战略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1(32).
[3]廖雪梅,曾国平.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识别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4]陈晓东.我国中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权锡鉴,刘春华.浅谈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企业软实力[j].中国市场,2010(19).
[作者简介]姜岳林(1989—),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