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许林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选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热潮中,破坏自然环境、不顾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城镇社会全面进步的限制因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保持城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加快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环境友好;城镇化;约束;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55-02
1引言
2000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并将“城镇化战略”列入“十五规划”,作为21世纪中国迈向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措施之一。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现在的六大任务之一。由此,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其中,很值得关注的就是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如河水的污染、温室效应的产生、土地资源的浪费等。调控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确定科学适宜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现实表现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污染。据调查,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每年约300多亿吨,其中97%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500多条主要河流和几乎所有的湖泊受污染面积达82%以上。可见,水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第二,大气污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废热以及so2等有害气体和各种粉尘。 [论文网]
第三,城镇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据有关机构统计:1981年我国工业废弃物总产生量为3.37亿吨,1995年增长到6.45亿吨,2000年则为8.16亿吨,201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0.0亿吨。
第四,噪音污染。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352个城市中,2个城市属重度污染,占0.6%;9个城市属于中度污染,占2.6%;150个城市属于轻度污染,占42.6%;178个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占50.6%;13个城市等效声级低于50分贝,声环境质量好,占3.6%。
3“环境友好”战略的提出及对城镇化建设的约束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带来以上的环境问题,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极大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友好”这一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要求全社会都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3.1“环境友好”要求城镇规划合理
我国大多数城镇是在以前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是沿河、沿街而建,缺乏科学布局,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的,各种功能区交错向外扩展,造成工业区和居住区交错,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布局和规模并没有建立在区域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从源头上埋下了城镇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的隐患。要改变这种被污染、被破坏的现状,就要求我们合理的规划城镇建设,从而与“环境友好”相适应,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2“环境友好”促使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粗放型的,其特点是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高强度地把各种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加以利用,然后又把污染物和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资源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高强度破坏。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约束,要求在城镇化建设中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3.3“环境友好”要求主导者及参与者积极增强环保意识
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政府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把环保执法看成是找麻烦,对环境违法企业不管不问,甚至纵容其违法行为。然而,企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另一主体,在发展中基本未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多企业领导环保意识差,只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片面增长,为了局部和短期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和环境的深度污染,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环境,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企业职工和广大城镇居民也同样缺少环保意识,不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正确方式与途径,要实现“环境友好”,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主导者及参与者的环保意识。
4“环境友好”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建设策略的选择
环境约束问题是制约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缓解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为基础、以法律创新为保障、以规划创新为出路,从而实现环境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具体的对策包括:
4.1慎重选点,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城镇规划
在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诸多的背景下,环境是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城镇的发展如果搞全面铺开,一是会增加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二是易产生有镇无市的“空壳镇”,这种经济效益低的城镇,很难谈得上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城镇的规划中,应慎重选点,综合考虑区位、资源和发展潜力,合理设计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加大镇区的绿化面积。
4.2逐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面对严峻的形势,转变传统经济模式。走以最有效
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尽可能地采用无废或少废生产技术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生产的清洁化程度,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从而提高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4.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城镇化需要人们的正确策划,因此,城镇化进程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关键在于普及和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加强对城镇决策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尤其是对各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
训,应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使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克服自身的短视观念,不要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能惟gdp是图。其次,加强对城镇的工业、企业主的环境保护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觉保护当地的环境,不仅仅是对当地自然、生态以及民众的良知,更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之所在。
4.4加快和完善有利于环境的立法及管理体系
强化对环境的管理。构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模式,法治是根本。必须建立健全促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效能标准,通过立法来规范企业行为,严格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等。当前,重点是要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对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整改要求。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给予政策扶持。逐步提高环境公用设施、基础性环境科技、基础性环境教育等的比重。从而达到既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保护环境。
4.5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与共享性,鼓励公众特别是专家参与政策的制定
政府应及时有效地制定由一系列具体政策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改变过去各部门闭门造车式的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的做法,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特别是专家参与决策相结合,提高政府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在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实行“阳光作业”,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做到重要问题以公开求共识,敏感问题以公开求公正,难点问题以公开求突破,从而保证政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
[2]汪浩瀚.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观[j].生产力研究,2002.
[3]李宗植,吕立志.资源环境对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j].经济经纬,2004.
[4]马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求是,2005.
[5]郭熙保.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