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迟娜
内容提要
在对外开放中,加工贸易增加了外国直接投资,扩大了中国的出口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宁波的加工贸易发展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探讨加工贸易对宁波地区经济的影响,,重新定位加工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工贸易的背景出发,了解宁波加工贸易现状,分析加工贸易对增加就业、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宁波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 宁波经济
一、宁波加工贸易现状
宁波加工贸易始于1987年12月,宁波绣服厂与香港维大洋行签订了宁波第一个来料加工丝绸绣衣的合同。截至1988年底,有9家企业与40多家外商开展了加工贸易业务。此后,宁波加工贸易不断发展。
(一)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
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发展到今天,进料加工成为宁波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2011年宁波市进料加工项下进出口总额为162.5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10.6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6%。2011年,全国进料加工项下进出口总额为11039.24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1578.42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5%。可见,宁波进料加工贸易比重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二)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行业正在起步
宁波地区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化工、纺织、机电等传统行业,主要加工的原料是羊毛、原油、磁头零部件和空调部件。同时,以保税区、科技园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兴起。保税区已经初步形成以液晶光电、集成电路、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民营经济增长迅速
加工贸易发展稳步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经济尤为突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最大。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43.33亿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2.16%。
随着企业所有制改革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数量激增。2005年,私营企业在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总额为0.93亿美元,到2010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7.43亿美元,在各类企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成为加工贸易的生力军。
(四)加工贸易区域呈梯度性
在宁波市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中,北仑新区(包括开发区)、慈溪、鄞州区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业务量较大,加工贸易规模企业多。镇海区、保税区、科技园区加工贸易后来居上,加工贸易量逐步增加。由奉化、宁海和象山组成的“南三县”加工贸易业务相对较少。2009年,除出口加工区外,慈溪、开发区、北仑区和保税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也较大,贸易值分列第二至五位。象山,江东、海曙、大榭位列末四位,江东和海曙区贸易总值同比增长、进出口值同比增长均为负。大榭虽居末位,但发展势头强劲。
(五)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外部环境有恶化趋势
宁波加工贸易原材料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出口主要面向欧美市场,贸易伙伴相对集中。贸易伙伴的相对集中使贸易不断受到贸易纠纷的影响。欧盟对中国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家电、服装、化工等,而这些恰恰是宁波的主要出口产品。此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与中国产业结构相似、经济互补性差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发达国家行为,使宁波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加工贸易对宁波经济的作用
发展加工贸易对宁波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宁波经济扬长避短。宁波矿产、原材料和技术等生产和技术性资源比较匮乏,仅凭自身难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但宁波港口毗邻上海,流通资源相对发达,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宁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通讯设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外资企业到宁波落户,以此提升宁波出口产品档次,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加工贸易能够有效利用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充足的资金,为宁波经济加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3期快发展提供了捷径。
(一)加工贸易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
首先,加工贸易对宁波外贸总量有着显著贡献。19815004年,加工贸易出口对全部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8.3%,加工贸易进口对全部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3.7%,如果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中相当多也与加工贸易有关,则加工贸易进口对全部进口的贡献率会更高。
其次,由于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同时采取鼓励出口的措施,刺激外商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加工贸易成为宁波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加工贸易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
加工贸易有利于扩大就业,培养熟练的产业工人,有利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对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要求并不太高,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可以说加工贸易的发展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伴随新型国际分工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同步。中国目前属于半工业化国家。一方面,中国接受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少量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少量一般技术含量产业;另一方面,也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移入在此类国家和地区已经失去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国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工业经济过渡的初期,这种产业转移方式对提升一国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化工业部门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从实际效果来看,近年来,加工贸易对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宁波原有水平;二是宁波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额有所下降。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出口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品,很少具备核心生产技术。究其原因,我们在商品的国际化生产中并没有占据“战略性生产环节”,即对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中间品生产环节,尤其是产品的研发环节比较薄弱。因此,目前的加工贸易虽然规模大,但绝大多数是简单的加工装配,对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有限。[论文网]
可以看到,宁波的加工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外方严格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参与简单 的加工装配环节,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有的还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结构也造成了
宁波市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整体加工能力的发挥和提高。材料质量及相关工业水平的低下,削弱了宁波市加工贸易向深、高环节挺进的能力。
三、宁波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建议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宁波的加工贸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总的特点是稳步、迅速。迄今为止,宁波加工贸易成为宁波地区外贸发展的新亮点。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宁波市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加工贸易规模相对较小,配套产业发展程度缓慢;加工贸易企业对环境资源消耗过大等。针对以上弊端,结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对宁波市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
一方面,要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另一方面,要引导与促进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此,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促进外资企业在华展开研发活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在宁波外资企业增强其研发能力,提升研发成果,从适向性研发向创新性研发转化;结合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积极支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土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发展
要改变加工贸易“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型发展模式,支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发展,提高产品加工程度,延长加工链条,增强与国内企业的关联度,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因此,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十分重要。促进国内企业进行“国际采购”、“国际销售”,实现国际资源配置,这将有利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制造方面,要增强企业间的协作配合意识,提高宁波地区加工贸易整合程度,对两头在外的中间产业进行培育和引导。在服务方面,要促进企业向分销、配送、仓储、运输、金融、保险、贸易和国际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可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提供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国际物流服务,加工贸易企业在园区即可完成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方便上下游企业间的深加工结转。
(三)促进加工贸易配套服务产业发展
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要适应高端制造活动和加工贸易相关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改善监管模式,完善相关政策。一是调整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各类园区,特别是进入出口加工区,使之成为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并且培育加工贸易中介市场,引导出口企业利用本地资源形成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链。
(四)促进区域优势作用的发挥,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工贸易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真正形成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动力,继续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作为外贸扶持政策的重要内容,用好财政资金。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为宁波加工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宁波出口加工区与宁波保税区在地域上连成一体,在政策功能上联动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政策叠加效应,这是中国大陆出口加工区中唯一拥有这一独特优势的区域。要把出口加工区作为加工贸易的新基地,在有限区域内,集聚一批高质量企业群,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免证、免税、保税”优惠及国内料件进区退税等特殊政策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