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葫芦岛市是一个矿业开发时间早,矿山企业较多的地区,现有杨家杖子、南票、八家子三个资源枯竭矿区,这三个矿区开采多年,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资源濒于枯竭,地区经济实力下降,存在一系列困难与问题,经济转型任务十分艰巨。作者从争取国家支持、发展接续产业、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力度、构建和谐矿区等几方面入手,对葫芦岛市资源枯竭地区进行经济转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资源枯竭;经济转型
1 葫芦岛市资源枯竭地区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沿海,是矿业开发时间早,矿山企业较多的地区。境内杨家杖子钼矿、南票煤矿和八家子铅锌矿均是开采多年的老矿区,因长期开采,资源趋于枯竭,原有国营矿山企业已破产转制。2009年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和南票区被列入国务院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名单。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南票和八家子三个矿区,历经多年开采,资源量和开采量不断减少,在采矿山处于中晚期阶段,资源趋于枯竭。主导产业的衰退,已经造成一些经济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源地区经济总量偏小。三个矿区均位于该市西北部山区,土地总面积620.07平方公里,占全市的6%,人口21.5万人,占全市的7.8%,地区生产总值18.47亿元,仅占全市的4.4%,经济总量偏小。②资源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接续产业发展不足。三个矿区均以矿产采掘业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整体水平偏低。经济增长仍以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③资源地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三个矿区因资源枯竭,企业经营困难,在道路、供排水、供暖、供电等基础设施方面历史欠账较多,设施陈旧老化,已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④资源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三个矿区破产转制期间下岗人员多,矿区本身地域狭窄,历史包袱沉重,再就业压力大,矿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治安形势严峻。⑤资源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数十年的矿山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出现大面积采矿沉陷区,塌陷、沉降、断裂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2 对葫芦岛市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工作的几点思考
2.1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葫芦岛市三个矿区均开采历史悠久,曾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现在到矿山开采末期,资源濒临枯竭的矿区,符合国家政策扶持范围。国家、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杨家杖子地区情况,多次开会研究解决杨家杖子历史遗留问题,争取上级支持的条件非常有利。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和南票区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下一步杨家杖子、南票和八家子三家应与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开放办、规划局等单位通力合作,多方出击,努力争取国家在项目审批核准、项目用地、资源平衡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国家、省用于扶持资源型地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和接续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在税收优惠扶持、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的支持。
2.2 制定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规划
葫芦岛市应统筹考虑、研究制定《葫芦岛市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规划》,确定经济转型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转型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三个矿区经济转型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三个矿区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从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矿区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矿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适当拓展矿区经济转型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矿区空间布局。
2.3 挖掘矿业深度,发展接续产业,构筑多元化产业结构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转型不是完全摒弃原来形成的产业基础,而是应该十分珍惜现有的存量资源,加强矿区内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矿山开采,严禁滥采乱挖。同时加大矿区及外围找矿力度,寻求获取新资源。经济转型必须依托项目的带动,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执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对资源地区的接续替代项目优先发展,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提高经济效益。将南票经济转型工作与循环经济试点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南票、杨家杖子、八家子地区的重大项目,发展矿山接续产业。合理利用矿山景观、南票溶洞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等。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矿区面貌
按照“适度超前、保障振兴、支撑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暖系统改造,污水处理场建设、棚户区改造、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加大对采矿沉陷区和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改善矿区生存环境,提高矿区居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2.5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力度,构建环境友好型矿区
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资源开采企业的整合,逐步改变“散、小、乱、差”的资源开采局面,推广先进实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回采率,减轻资源开采对地方环境的破坏。积极推广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做好尾矿沙、废矿石、矿井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有计划地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和植树造林活动,全面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环境安全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等系统的建设。
2.6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工作顺利进行
将资源地区经济转型与经营体制转轨紧密相连,以转轨带动转型,以转轨保证转型。目前杨家杖子、南票、八家子三家资源枯竭矿区原国有企业均已完成破产改制,下一步应积极鼓励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培育中小型企业。适时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开创软环境建设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三个矿区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人才优势,积极融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大格局中,创新招商体制和招商机制,全方位吸引域外投资,参与本地区经济转型工作。
2.7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矿区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矿区群众生活问题。保持稳定就业,保证就业质量,提高群众收入,建立起与全市水平相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矿区广大劳动者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障。及时妥善解决与当地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维护矿区社会治安,使矿区民众与全市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将经济转型工作当做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全社会营造支持资源地区经济转型的氛围,使全市人民和矿区人员一道支持经济转型工作,共同参与资源地区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仲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3).
[2]傅耀.产业升级、贸易政策与经济转型[j].当代财经,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