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对西藏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产业开发的重点虽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沿袭了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路。但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并不能有效地推动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论证了西藏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的现实性、必要性以及所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资源;传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
  
  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战略虽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解决农牧民的温饱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并不适合西藏的区情。因此,转变发展观念,立足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基础,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及产品的输出,以此来增强西藏与区外的交换能力,从而促进西藏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是现阶段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
  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从其存在的状态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和。如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所谓社会资源,是指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人文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如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众所周知从资源禀赋来看,西藏的资源优势主要在前者。
  二、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实施
  (一)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在西藏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产业开发的重点虽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沿袭了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路,投资重点一直放在资源开发项目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农牧业资源开发和采掘业是产业开发的重点。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实施了“以粮为纲”的产业政策,农业资源继续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对象。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继续加大了对农牧业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产业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工业与旅游业上。自90年代以来,西藏以自然资源的初级利用为主的采掘工业与原料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60%左右,而体现技术优势的加工业在重工业与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始终很低。进入21世纪,西藏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一直在55%以上,但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并没有减少,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采掘工业仍然占绝对优势。采掘工业与原料工业一般以当地资源为主,投资大、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且生产灵活性差、转产可能性小、技术含量较低,对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不显著。导致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体系,不仅未能承担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相反却加剧了其经济发展对中央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西藏“九五”计划中提出了以加工工业、矿业、森林工业、建筑建材等为支柱产业,“十五”计划中继续把矿业、建筑建材业等作为支柱产业,并要求其年均增长速度比“九五”有较大幅度提高,显然“九五”、“十五”的指导思想仍受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深刻影响。实施生态资源转换型战略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传统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弊端
  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以对自然资源的初级利用为基础,经济增长依靠资源消耗量的增加来推动;西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短缺、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增长式的转变。这一战略在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一是草地退化严重;二是土地沙化加剧;三是水土流失加重;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五是自然灾害频发;六是农药、化肥等的施用和工业“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区域经济运行呈现出“投入越多,需要更多投入”的依赖型经济特征。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资源转换型战略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开发重点等方面偏离了西藏的分工优势,因而难以取得最佳的开发效果。西藏是个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又十分凸显的区域。而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战略以gdp增长为中心,资源利用方式以经济价值利用为主,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往往被忽略,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其结果导致西藏产业开发中区域比较优势——生态环境价值被忽视和削弱,这也正是西藏传统产业效益不佳、难以成长的原因。
  三、生态环境资源转换战略是西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内涵
  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在战略目标上不再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中心,而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绩效评价将不再以创造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唯一指标,而以绿色gdp和区域生态环境服务的增加来衡量;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将突出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环境产品及服务的输出能力;在发展的动力上强调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的发展。该战略的核心与实质是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作为参与商品价值形成的要素之一,在保护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二)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现实性
  1、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生态环境资源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至少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向区域内外提供生态环境服务形成价值;二是向区内外市场提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环境资源产品。例如,对草场资源的开发,既可以用于发展畜牧业,也可以作为旅游景观资源,还具有水土保持与生态防护功能;森林的开发,既可以提供木材、林下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也可以作为旅游景观,还可以起到生态保护的功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实施的现实性。
  2、生态环境系统的可再生性
  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生长、自净化能力,只要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超越自我调节能力的阈值,它就具有可再生性,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是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这一特性,使得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成为可能。
  3、生态环境资源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的西藏旅游业、高原绿色食品产业、藏药产业的兴起向人们展示了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广阔的市场与诱人的前景。随着绿色经济、绿色食品在全球范围的盛行,将进一步拓宽对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产品的需求。

  4、西藏生态环境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十五”期间,西藏实施了珠穆朗玛峰、拉鲁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区累计围栏草地达到140万公顷,草原“三灭”达900万公顷,天然草地改良达150万公顷,天然草地灌溉面积达78万多公顷,全区人工草地累计面积为10万公顷,建设有灌溉条件的饲草饲料基地133.3公顷;实施了长江上游西藏段3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了拉萨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开展了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万多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公顷;实施了聂拉木县樟木镇滑坡治理、拉萨市流沙河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三)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是区域发展方式选择的客观要求。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原因,西藏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修复能力极为薄弱,因此,西藏决不能搞“大开大挖”式的资源开发,变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为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就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与产业体系构建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比较优势以及区域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的角度看,西藏的产业结构体系应当是一个以优化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结构功能为目标的多个产业门类组成的结构体系: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资源产业、以区域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涵盖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及野生生物资源加工的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序列、民族手工艺产业、藏医药产业、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产业、水能开发及水资源利用产业、以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为前提的旅游业;不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开发应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而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则应被限制。这一产业体系包括了工业农业、旅游业以及环境资源产业等。
  (四)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开发和利用的度,形成既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性机制;二是要积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真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是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
  2、科学认识生态环境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是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形成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开发利用好生态环境资源,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资本来经营,作为大产业来开发;二是通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建设来促进资源的增值,以资源的增值来强化区域发展势能,优化开发环境,最终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3、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生态环境资源产品和生态环境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国家扶持和投入是西藏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战略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要充分动员区内资源来促进区域发展战略转换与增长方式的转型,特别是以区内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
  4、无偿援助与经济协作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西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兄弟省市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以往的区际经济交流与协作基本上靠行政力量来推动,是单向的经济援藏,以要素互补为基础的区际经济交流与协作的潜力未得到发挥。应重构区际分工协作关系,变单向的经济援藏为生态共建方略,大力提升西藏的生态环境服务能力,以生态环境服务输出参与区际分工与协作,以生态环境服务输出的增值扩张,来促进兄弟省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兄弟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进一步强化对西藏生态共建的投入,实现西藏与兄弟省市的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上)[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2、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经济概况(1965-1985)[m].1985.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胡鞍钢,温军.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j].中国藏学,2001(1).
  5、西藏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汇编[m].2003.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中资企业如何应对西非国家越来越恶劣的投资…
    西藏中学数学教法的几点思考
    促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
    关于西藏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考
    有关西藏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的思考
    全流通背景下西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
    对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演变及借鉴意义研究
    财政分权对西部教育影响研究
    从萨缪尔森的评价看马克思 经济学对西方经…
    循环经济视角下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浅谈对于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