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贸易]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业将逐渐取得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本文对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如何构筑国家竞争优势,从政府孵化、战略管理、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战略思考。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结构升级;政府作用;战略管理;相关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扩大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从战略意义上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一、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背景及其必要性
 
    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先生,1990年,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现代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1986 年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竞争转移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来,从而各国对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的关注日益高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该理论为我们研究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拓宽了理论视野,能用来合理诠释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预测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
 
    在今天的国际竞争实践中,一些国家顺利胜出,一些国家却一败涂地;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独占鳌头,而在另一些产业却处于劣势,濒临出局。这一现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表现更加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6530亿美元,进一步增长到1999年的13400亿美元。国际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提高到1999年的19.7%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传统理论已很难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做出较为理想的解释。人们也常常根据“比较优势”来思考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不能系统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生产与消费所固有的兼容性及不可储存性得以强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服务企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我们应该在新的理论指导下,重新规划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参与国际服务竞争的过程中,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行业协调机制,积极规划和诱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逐步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尽管我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尤其政府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从中长期而言,居安思危,逐渐考虑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是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
 
    二、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 

    1、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是后天开发的,对计算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体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国际运输以及与农业有关部门的服务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1998年我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1987-1997年我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454人,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166人)的14%;1995年我国公开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6200篇,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水平(379,529篇)的1.4%,全世界总水平(436,951篇)的1.6%;1998年我国高技术出口23,308百万美元,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水平(678,267百万美元)的3.4%,全世界总水平(820,617百万美元)的2.8% 。从中长期看,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我国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2、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取决于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较状况,即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一国国际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及强烈而独特的需求偏好。这主要体现在需求的导向和规模的差异上,如果某种服务的消费能引导世界新潮流,或者国内需求规模巨大,这种服务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随之市场国际化逐步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3、相关产业支持不力 
    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竞争已不单是企业的个体行为,而是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集体行为,单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形成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相关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相关产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俯拾即是(如旅游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低劣,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其实,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像美国的it行业、新加坡的旅游业,都拥有一流的教育、科研机构和极其发达的信息网络,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坚实的第一、第二产业基础。在这一方面,我们还十分薄弱,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4、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欠合理 
    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说到底要落实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在国际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柔性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还有待改进和重塑,另外,我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的倾向。在竞争程度方面,从理论上讲,加入wto以后,高度的国内、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逐渐确立国家竞争优势,但前提是存在公正、公平、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对于我国来说还不真正具备。

    5、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政府作用不可忽视。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我国政府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干预轻孵化的倾向,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7年我国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2.3%,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4%、4.8%; 高等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百分比为6%,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9%、19%;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gnp的0.66%, 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8%、2.36%。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剖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九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获得长足进展,贸易总额由1995年的443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51亿美元,增长了24% 。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0.73%,1998年上升到1.8%。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居全球20多位,2000年上升到第14位(世界银行,2001)。尽管如此,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地位极不相称的。通常认为国际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自1980年以来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万美元,增加了19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即便这样,直到1998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8%,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2、贸易专业化水平整体下滑,徘徊不前 
    人们通常用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衡量一国国际贸易是否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系数越大越有优势。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专业化系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服务贸易扩展的势头也越发强劲。而我国整个国际服务贸易的tsc系数1996-2000年呈下降态势。相关行业中除了通讯、计算机服务贸易tsc系数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的也都逐步下滑。其中通讯服务贸易tsc系数的上升可能主要是因体制性垄断所致,加入wto以后,通讯服务贸易竞争将逐渐加剧,tsc系数将随之下滑;计算机服务贸易tsc系数的上升主要依赖与硬件有关的服务贸易的支撑,从长远利益考虑,若没有产业内软件开发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支持,其贸易系数也会逆向变化。 

    随着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并最终走向自由化,我国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比较优势将被削弱。多年来我国劳动力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太差。一般而言,一国运输贸易与货物贸易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彼此能相互促进。然而,1996年到2000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tsc系数整体下滑,时高时低,徘徊不前,这和货物贸易持续扩展的现状是极不相称的。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状况在逐步恶化,这是值得高度警觉的。另外,就连我国颇具竞争优势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其tsc系数也由1996年的0.39急剧下滑至2000年的0.11。如果不抓紧进行技术、市场及制度创新,努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原有的比较优势将丧失殆尽,更谈不上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
 
    3、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有待调整、升级 
    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服务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改善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1980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15%、82%,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4%、16%、80%。可见收入水平与商业性服务出口呈较强的正相关。1998年我国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仅为1.8%,甚至低于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另外,收入不同的国家整体呈现出运输百分比不断下降,旅游特别是其他类百分比迅速增长的结构调整趋势。而在这一整体趋势下,收入不同国家的出口结构又是大相径庭的,低、中收入国家其他类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较高。我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占了半壁江山,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这种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的,必须抓紧进行调整、升级。 

    四、关于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1、稳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任何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往往都以合理、高级的国内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为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是以商品消费为主、服务消费比重过低,或服务消费的层次过低,那么该国的服务贸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50%以下,但我国居民对商业服务的消费需求还不是十分强劲,服务消费的比重很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强国的服务产业一般是首先在其国内形成竞争优势,然后才逐步走向世界的。因此, 入世后我国企业和政府应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努力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引导居民优化消费需求结构,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为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推动力 

    2、抓住机遇,强化政府的孵化和辅助作用 
    第一,要切实改善教育状况,加强对高新技术等高等要素的孵化。高等要素的供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我国目前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要素的培育与发展,存在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误区,对高等要素质量的检测与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长足进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第二,要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与扶持。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结构、组织、技术政策,努力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第三,要加快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微弱的,特别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很难与外商抗衡。而我国作为wto成员已经承诺尽快实现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这对国内服务企业将造成直接冲击。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是较难预测的,不过,我们应该尽量多考虑困难,加快建立起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当务之急,我国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服务行业法律,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我国弱势服务行业。
  
    3、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我们已经看到,服务产品和有形产品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有关如何管理制造企业和如何管理服务企业的知识已经逐渐融合。在管理服务企业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尽量实现人力资本、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最大化。我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的倾向,对自身业绩的评价过分偏重于短期利润。今后,在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潜力、内部流程和外部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指标。在新的评价体系中,逐步导入智力投资比率、产品设计水平、员工知识水平、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售后服务质量等指标。另外,目前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从中长期来看,应该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度,为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做充分准备。
 
    4、建立健全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 
    我们正处在协同制胜的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使得各产业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持续发展。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服务业内部诸于批发、零售、餐饮、运输、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等各业间的相互支持,又包括农业、工业对服务业的促进。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全盘调度全国的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在规划服务业内部企业规模和市场秩序,处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推动服务技术进步方面,我们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服务业内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基础还十分薄弱,三次产业间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升级。1997年世界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为4.3、31.6、61.9,而我国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8.4、48.7、32.9 ,显然,服务业比重过低,这样的产业结构与工农业基础对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构建是很不利的。因此,彻底改变重产品轻服务的思路,建立高效的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porter, michael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m]. newyork: free press,1991. 
[2]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李善同.凸现新经济特点----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j]. 国际贸易,2002,(3). 
[5]克里斯丁.格朗鲁斯.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j].南开管理评论,2001,(6).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论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
    如何解决中美贸易的摩擦
    发展口岸贸易 打造传统边贸升级版
    企业的三大畅想:贸易便利化 投资自由化 金…
    中国贸易要闻点睛
    全球贸易规则已落后于经贸新格局
    浅析国际经济新秩序下的国际贸易多边规则
    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
    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
    新建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