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于恩锋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即为该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国货币被他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接受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手段、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化的货币呈现多元化发展,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欧元诞生之后马克和法郎被欧元取代)等多种货币都在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国际货币呈现战国时代,货币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将在不同层面面对已经存在的和同样具有潜力的后来者的竞争。
本文从第三者的需求角度,将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微观主体选择计价货币的因素进行指标化的变量比较,分析现有国际货币在“计价货币”职能上的竞争力,并对人民币的国际计价竞争力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际贸易中选择计价货币的三大经验性规律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如何选择计价货币?从grassman开始,西方各学者利用经验性的、实证性的、理论性的方法进行了大量阐述分析,虽然不同学者分析的方法不同,但其结论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后来者在分析相同或类似问题时,往往将之前的分析作为一种先验性的事实,本文首先将这些先验性的事实作为一种“经验性规律”予以介绍,然后给出量化指标。
经验性规律之一: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使用出口国货币计价占主导地位,进口国货币其次,而第三国货币在计价货币选择中仅有微弱的地位。
这个经验性规律被称为“grassman法则”,它是通过使用1968年瑞典的对外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瑞典对外出口的支付货币主要使用瑞典克朗,在瑞典的进口贸易中则主要使用出口国货币,即存在使用出口国货币支付的“基本对称”现象。magee(1973)对此的解释是:出口商在合同谈判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反应了其出口商品专业化程度比进口商品高;其后,其他大多数学者的经验性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根据goldberg & tille(2005)的统计,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美国从德国进口的25%使用欧元计价,从英国进口的14%使用英镑计价,从日本进口的12%使用日元计价。另外,从加拿大对外贸易中使用货币计价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加拿大进口的第一计价货币选择是美元,其次是加元,再次是欧元。其十分明显的表现出第一个经验性规律。
经验性规律之二: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的计价货币为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或第三种货币。这里所谓的“第三种货币”也被称为“媒介货币”,美元与欧元是现在最为主要的两种媒介货币。
之所以选择工业化国家货币或媒介货币(如美元),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贸易分工低端,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低、资本账户未开放等造成其在国际上的可接受能力低;三是发展中国家货币在外汇市场中的“深度”低,不能为贸易商提供相关风险规避的工具。这三点原因使发展中国家货币无法成为国际上的“硬”通货,从而在计价货币选择中不具竞争力,或者竞争力非常弱。相反,工业化国家或充当媒介货币(如美元)的国家在上述三方面却处于优势地位,也就造成其货币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与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中所选择的计价货币,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应第二个经验性规律。
经验性规律之三:同质性商品的贸易主要使用美元或其他媒介货币计价,异质性商品一般使用出口国货币计价。
mckinnon(1979)对同质性商品与异质性商品做了区分。如果产品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导致出口商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其会倾向于使用本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另一方面,同质性商品(如在交易所交易的黄金、谷物、原油和糖等)一般采用美元计价,如果一国的贸易商品多为同质性商品,则提高了该国使用媒介货币计价的可能性。如韩国和日本进口中的同质性产品比重较高,在两国进口中使用美元计价的比例高达82.2%和70.7%。
图1是根据产品类型划分的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美国出口中使用本币计价的比例,其中n为差异化产品,r为具有参考价格的产品,w是有组织的交易所产品。这一图示也充分说明了存在第三个经验性规律。
二、影响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与测算方法
(一)影响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 世界贸易份额。世界贸易份额与货币的地位(份额)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讲,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的经济体,其货币被用于计价结算的比重较高。因为一国在世界市场或他国市场具有越高的市场份额,其竞争力越强,厂商的市场能力越强,在贸易合同货币选择中就越有选择本国货币的能力(从而可以规避出口商的汇率风险)。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中的主导地位与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有密切相关,根据wto的统计数据,2011年美国货物出口与进口占世界货物贸易的份额分别为12.4%和20.3%,占据第一的位置,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对外出口中95%使用美元计价,进口中则为85%。
2. 经济体大小。货币价值基础来源于货币发行方的经济实力,经济体大小与本国货币的竞争力成正相关关系,经济体的大小也往往与其货币国际化程度成正比,越大的经济体其货币竞争力越强,一个大的经济体往往有能力并倾向于选择本币进行计价,进口国也有意愿使用更加国际化的大国货币进行计价结算。
3. 商业周期。商业周期反应了经济体对商品的需求变动情况,外国市场处于商业周期的衰退阶段会影响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需求变动影响到出口商的产品销售,市场供过于求,此时出口商处于谈判的不利境地,出口商将更愿意使用进口国货币计价作为其市场策略的一部分。相反,进口商提高了自己的议价能力,为规避风险,其更有能力和倾向选用本国货币而不是出口国货币,从而影响到出口国货币在计价中的竞争力。
4. 相对通货膨胀率与其波动性。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到出口商的真实收入与进口商的真实支出,为规避通胀风险,贸易商倾向于使用相对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来计价结算。同时通胀率的波动性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两国之间的通胀率波动性不同,计价货币选择更倾向于具有较低波动性的货币;如果贸易双方的通胀率都较高且波动性一致,则倾向于采用第三种货币即媒介货币计价结算。 [论文网]
5. 汇率与其波动性。在国际贸易中,多数贸易是面临交货与收款(收货或付款)之间的时间错配,即不一致性,从而使贸易双方面临汇率变动风险。因出口商与进口商的利益相左,二者在货币计价选择上正好相反,出口商倾向于使用具有升值潜力的“硬币”计价,进口商则偏好于“软币”。汇率波动大,则选用这种货币的汇率风险则大,非货币发行国厂商就不愿采用这种货币。
6. 金融业发展水平。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可以提升本币在贸易中计价能力。银行业可以提供与出口
相关的各种服务,比如出口信贷融资,为贸易合同条款提供建议等。同时,缺少货币风险规避的工具会降低厂商使用本币计价结算的动力,而一个发达的金融业可以给本国厂商提供足够多的、低价格的风险规避工具。
7. 货币的外汇市场深度。当非货币发行国厂商使用该种货币计价时,无论是付款或收款,必然面临货币的兑换问题,从而也就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大小与外汇市场规模成反比,一种货币作为外汇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规模越大,则买卖差价越小、交易者的搜寻成本越小(较大市场规模带来较高的流动性);同时更多的直接兑换的建立,也减小了交易者的交易费用,从而提升该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竞争力。美元作为媒介货币使用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元市场的深度使其交易成本非常小。
8. 产品类型。产品的性质也是影响出口商定价货币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同质性产品因具有较多的竞争者,其计价货币选择呈现较强“羊群效应”,而异质性产品则可替代性较小,出口商有更强的竞争力,“对冲效应”动机在计价货币选择中作用更大。当一国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程度的异质性或差异性时,该国出口商也倾向于使用本币计价,也就是说一国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该国货币越具有竞争力。
9. 货币政策波动性。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影响到厂商计价货币的选择,厂商更倾向于选择货币政策较稳定的国家的货币,一国相对他国更加稳定的货币供给,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汇率的价格转移效应对物价和工资的冲击,出口商更愿意使用该货币计价结算。
(二)量化指标测算方法与结果
本文选用2002-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12个经济体(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新加坡、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的9个指标进行测算(见表2)。各指标的测算方法如下:①世界贸易份额=一国经济进出口总值/世界进出口总值×100%;②经济体大小,用人均gdp代表;③商业周期用失业率表示;④通胀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代表;⑤汇率,采用各经济体货币与美元的双边年汇率表示,汇率波动性为各经济体货币与美元的双边年汇率的离散系数;⑥金融业发展水平,用各经济体国内私人部门信贷占名义gdp的比例表示;⑦外汇市场深度,用各经济体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的比例和全球外汇交易量在各经济体的地理分布两个指标;⑧产品类型,用同质商品在经济体出口中的比例代表;⑨货币政策波动性,用各经济体货币存量(m2)的离散系数测度。
除外汇市场深度和支付货币排名外,表2展示了指标的10年均值和变量值波动性。为便于比较,本文将12个经济体分成三组:
第一组经济体:美、德、英、日。四国货币占据全球支付货币的前四名,总份额达到82.98%,其中欧元与美元处于绝对主动地位。
第二组经济体: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新加坡。四国货币占据全球支付货币的5-10位,总份额为7.01%。
第三组经济体: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金砖四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只有俄罗斯卢布与中国人民币进入前20名,并且四国货币份额都小于1%。
三、增强人民币国际计价竞争力的途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但面临美元、欧元强大的竞争者,而且第二梯队货币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同时也要与本梯队的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竞争。人民币计价货币手段竞争力的增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现阶段仍坚持以货物贸易为主要渠道,扩展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地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美元和欧元的计价货币地位与美国和以法德为核心的欧元区的贸易份额相辅相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占有7%,与德国份额相差不多,利用中国的贸易网络优势积极推广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也算是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我国出口商品的同质性程度为10%,与其他11个经济体相比,是比较小的,较高的出口商品异质性可以提高我国出口商的议价能力,争取有针对性的在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商品出口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因我国出口中加工贸易份额较大会削弱议价能力)。
因货币使用的“惯性”效应,美元依然主导国际上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现阶段即使欧元也无力推翻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仍可从“小处”开始,积少成多,以量变促质变。如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争取出口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在进口中,2009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占全球的65%,大豆进口占53%①,这种市场份额是否也可以给我国厂商提供更高的议价能力;石油定价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继续维持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局面并不是没有从“局部”打破的可能,中东一些石油生产国有摆脱美元定价的意愿,我国又是石油进口大国之一,是否可以对其加以利用②;等等、这些都可以尝试。
现在所欠缺的是如何将这种潜在优势变成人民币国际化的实在途径的战略和对策方法。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有着共同的诉求,我国应该走“合纵连横”之路,在维护贸易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首先打破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局面,如巴西与中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
(二)完善、发展我国金融业和外汇市场,实行“贸易+金融”两条腿走路
贸易和金融的发展无法分离,贸易渠道是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先行者,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必然要求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如解决人民币回流的途径问题,虽然现在已有rqfii、点心债、跨境人民币贷款三种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但规模较小,同时又有限制。跨境人民币结算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更需要相关金融机构(如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向国内进出口商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例如人民币信用证的开立、结算规则。据swift统计,截止2012年6月份,接受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地区从一年前的65家增加到91家,增幅40%,接受人民币支付的机构从617家增加到983家,增幅60%,前五大人民币支付银行的人民币客户关系数从91个增加到153个,增幅68%。③人民币业务的蓬勃发展需要我国银行业积极提升相关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不但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面向国外。孙立坚(2012)认为“支撑货币国际化的金融体系发育程度和维持货币价值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都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但是,一个货币被世界接受以后,我们会发现后两者作用越来越小,而清算体系的覆盖程度和运作效率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从指标上看仅高于巴西,与其他两个金砖国家有差距,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差距非常大。外汇市场深度影响到贸易商的交易成本大小,更为直接的是外汇买卖差价(bid-ask spread)大小,一般来说,间接兑换成本要高于直接兑换成本,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市场上可以直接与人民币兑换的仅有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老挝基普和日元,增加人民币与其他外币的可直接兑换的数量,减少他国厂商使用人民币的交易成本以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微观主体需求更为主要。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产品为厂商提供更多的规避风险的选择。建立人民币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的双边直
接汇率形式机制和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也成为《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稳定的可持续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虽然经济体大小在货币被世界其他国家接受之后其影响力下降,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初期的基础,经济增长也是货币价值的基础。外界对人民币的持有信心就来自于中国的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日元不能进一步增加在国际贸易计价中的份额与日本经济不景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波动性较高(从表2的测算看我国数值仅比俄罗斯小),这与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的需求相符,但货币政策会影响到货币价值(如通胀),这对微观主体厂商来讲就是一种风险(风险大小与汇率传递效应有关)。
本文并未考虑除经济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等,但本文同样认为货币是发行国综合实力的象征,纵观国际货币演变,从英镑到美元的更迭体现英国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变化,货币的国际竞争背后就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货币国际化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市场条件,还受制于广泛的国际政治因素,包括国际政治结构和国家战略选择。cohen(2008)认为欧元是否可以超越美元政治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实践中可能被证明具有更大的决定意义。rauch(1996)则分析了“共同语言或殖民关系”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2]沈国兵.日元与人民币:区域货币合作抑或货币竞争[j]财经研究,2004(8).
[3]刘玲. 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4]翁东玲.货币国际竞争与人民币国际化[j].发展研究,2012(6).
[5]李巍.货币竞争的政治基础: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j].外交评论,2011(3).
[6]刘锡良,王丽娅.国际货币竞争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8(5).
[7]黄燕君,包佳杰.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商务,2007(6).